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遗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1 题号:3931408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受到了高度重视。国务院公布的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少数民族项目共有367项,占36%。这有利于
①繁荣民族文化                    ②增强民族凝聚力
③彰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④推动城市文明建设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2011·江苏泰州·一模 查看更多[6]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7年6月10日,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国际论坛在成都锦江宾馆举行。论坛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下称《公约》)精神与保护实践为主题,全面阐述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张。我国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018-11-13更新 | 3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良渚古城遗址真实、完整地保存至今,可实证中国长江流域史前社会稻作农业发展的高度成就,为中国5000年文明史提供独特的见证。这表明,文化遗产(     
①是区分不同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②是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④对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5-30更新 | 8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内地很多地方政府提出要大力开发当地的文化遗产,对此,有学者表示,“开发”是个野蛮的词,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没有一个对自己的文化遗产使用“开发”一词,联合国用的是“利用”,我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用的是“活化”。“开发”与“活化”文化遗产的区别在于
①“开发”偏重于经济效益,“活化”重视文化的传承
②“开发”看到了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活化”割裂了二者的联系
③“开发”是虚无的,“活化”是复古的
④“开发”可能破坏文化遗产,“活化”有助于在继承中发展
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
2017-08-08更新 | 4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