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6 题号:4005712
全面二孩政策是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的焦点之一。根据人口形势的变化,我国人口政策经历了一个从“独生子女”到“单独二孩”再到“全面二孩”的不断调整过程。这表明:
①认识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变化                  
②认识是在不断推翻已有真理的基础上向前发展
③认识的发展具有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
④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引用成语“行胜于言”来回答“中国经济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增长”“中国能否把改革开放推进下去”等质疑。“行胜于言”强调
A.实践比认识更重要,我们要通过行动来回答质疑
B.实践是获得认识的唯一途径,没有“行”就没有发言权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中国用实际行动回答质疑
D.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行”是解决问题的出发点
2018-07-03更新 | 4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07年,一名同时患有白血病和艾滋病的“柏林病人”在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血清中的HIV病毒意外得到有效清除。2019年,中国科学家基因编辑了人体造血干细胞,失活CCR5基因,并移植到HIV感染合并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体内产生效果,虽没完全清除艾滋病病毒,但也没有出现诱发癌症或遗传损伤的副作用,一次性治愈艾滋病已触手可及。这说明(       
①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决定着实践的水平       ②科技进步为人类认识疾病创造了无限可能
③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具有不确定性       ④人们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造福人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6-29更新 | 7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荀子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这段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间接经验是十分必要的       
②实践是获得知识的唯一途径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18-02-04更新 | 4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