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自觉参与政治生活 > 公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20 题号:4102371

材料: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公民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公民在政治参与时,根据法律、根据自己的价值判断把握自己的行为。在基层民主自治过程之中,在重大公共决策的征求意见之中、在各种竞争性选举之中,都能看到公民理性行为。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途径,如听证会、政务公开、开门立法、社会公示、群众评议、政风行风热线等。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参与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努力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已成为国家的重要政策取向。——摘自《习近平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途径的理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历经数次修订,2 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逐渐得以融化。如今,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被“激活”,法治精神已逐渐融入每个公民的血液。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同,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联系材料,从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中国。
2016-11-26更新 | 18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现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要已经成为这一矛盾的重要方面,人们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尤其期盼身边有清新空气、清澈水质、清洁环境。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关键期、攻坚期、窗口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把“绿色发展”确立为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把“生态文明”写入宪法,把“美丽中国”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作为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公民绿色意识的提升对环境保护意义重大。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增加了许多旨在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的内容,其中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环境保护知识纳入学校教育内容,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等。中国正在将“绿色发展”从理念变为实际行动,中国正致力一场“绿色革命”。


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应如何践行“绿色”理念。
2020-01-17更新 | 193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为了保护和节约水资源,北京某校学生会正在草拟倡议书,向同学们征集倡议。结合《政治生活》中关于公民的相关知识,请你提出两条倡议,要求有不同的理论依据。
倡 议 书(草稿)
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性资源。北京属于重度缺水地区,但在生产生活中,有些人节水意识匮乏,有的企业直接排放生产污水,破坏水资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市政府高度重视水资源管理,倡导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了响应政府的号召,我们向全校同学倡议:
倡议一: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向所在社区和学校提出节水建议。
理论依据:公民依法享有民主管理的权利。 
倡议二: 
理论依据: 
倡议三: 
理论依据: 

2018-05-01更新 | 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