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4124968
2015年12月16日至18日,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浙江乌镇召开,“乌镇时间”开启“美关与共”的网络新时代。21年前,中国全功能接入互联网,开启了与世界互联互通的新时代。从"K”时代到“G”时,代,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从“+互联网”到“互联网+”,中国互联网一直在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表达“中国主张”:“倡导建设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建立多边、民主、透明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互联互通·共享共治一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从“求索真理的历程”角度,分析互联网建设“中国主张”的发展演变过程所蕴含的哲理。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 年 12 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发《全民阅读“十三五”时期发展规划》,进一步推动全民阅读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

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读书传统,崇尚读书、诗书继世之风绵延数千年。在现代化进程越来越造福人类也越来越困扰着人类时,我们更需要一种精神引领前行,这需要一股阅读的力量来支撑。

阅读一本好书,就是点亮一盏心灯。对人类,阅读是一种生命本体的互相映照,是人类文化精神的集 体守望;对社会,阅读是一种消弭不公的改良工具,是人类崇高“价值”和应有“秩序”的坚持;对个体,

阅读是一种弥补差距的向上之力,是终身受益的个体福利,是开阔眼界、豁达胸怀、陶冶情操、启迪心灵、修身养性的最好方式;对生命,阅读是一条通向幸福的重要通道,是构建幸福的精神世界的根本途径。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倡导全民阅读对个人和民族的积极影响。
(2)有人根据材料得出结论:“阅读是改变和塑造人的精神生活的核心手段。”请从认识论角度评析这一 观点。
(3)腹有诗书气自华。请就如何提高青年学生的阅读素养提出两条建议。
2017-07-06更新 | 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2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进行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启动后,探源工程专家聚焦浙江良渚、湖北石家河、山西陶寺、陕西石峁、河南二里头等都邑性遗址,以田野考古工作为中心,将实验室“搬”到了考古工地,借助测年技术、遥感技术和DNA技术,开展了大规模考古调查和发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考古发现。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对中华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脉络,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华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等都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的文明定义和认定进入文明社会的中国方案,为中国乃至世界文明起源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结合材料,运用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知识,分析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取得成功的原因。
2022-11-25更新 | 15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0月16日,中国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乘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首次在轨驻留6个月,创造了中国航天员连续在轨飞行时长新纪录,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个里程碑,这背后是全国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近几十年的团结协作和辛勤付出。2003年,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火箭和飞船产生了共振,震得杨利伟的五脏六腑都要碎了,在痛苦的极点,他以为自己要牺牲了。杨利伟安全返回后,工作人员分析这种情况,认为飞船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通过改进技术工艺,最终解决了问题。2005年,执行神舟六号飞行任务的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2021年6月17日,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乘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前往空间站,这标志着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在火箭和飞船发射升空后,聂海胜在返回舱中情不自禁地说:“感觉真好!”中国航天人不断解决问题、完善相关的航天系统,推进我国航天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三位航天员圆满完成飞行任务返回地面,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中国航天,又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


结合材料,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不断取得新成就的原因。
2022-04-30更新 | 22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