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世界多极化 > 多极化趋势 > 国际关系 > 认识国际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3 题号:4317066
习近平主席在哈萨克斯坦的大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希望通过发展“五通”,即加强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从中国、中亚到西亚及欧洲的区域大合作,促进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这一构想得到了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和“世界多极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为什么中亚各国领导人一致赞赏“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表示愿意积极推动、早日实现这一造福沿路各国人民的壮美愿景。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当前,国家间矛盾和摩擦时有发生。面对矛盾和摩擦,协商合作才是正道,只要平等相待、互谅互让,就没有破解不了的难题。我们应该坚持以开放合作求发展,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拆墙”而不是“筑墙”,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当今世界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深度调整,大国战略博弈全面加剧,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人类文明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不确定因素层出不穷,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中国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创造了世间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坚持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创造了全球减贫史上的奇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人类社会贡献了一种崭新的选择。

近年来,中国同广大发展中国家逐项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和中阿论坛、中拉论坛成果,加大援助援建力度,分享治国理政经验,共促包容普惠发展。截至2021年1月2日,中国政府发起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人道主义行动,向150多个国家和10个国际组织提供了大量抗疫援助,向34个国家派出36支医疗专家组,其中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过去40多年里,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的贡献率超过70%,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借鉴。

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积极参与二十国集团,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多边机制建设,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结合材料,说说国际关系有哪些内容和基本形式,并说明影响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2)我国实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2022-07-08更新 | 3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中俄关系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表现在不结盟而又实行战略协作,关系密切而不存在依附性,有利益分歧却能通过协商解决,维护各自尊严和利益而无颠覆对方之心,根据是非曲直处理国际事务而不搞双重标准,重视与超级大国发展关系而又反对单边主义,推进世界多极化而又不谋求霸权。中俄之间有时也难免出现(尤其在经济领域)某种利益上的矛盾或差异,这不但没有造成国家关系的扭曲,更谈不上恶化,相反,经过磋商、磨合,两国关系依然朝着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断攀升。


结合材料,运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积极发展中俄关系的政治学依据。
2016-12-12更新 | 14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9年6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日本大阪同美国总统特朗普举行会晤。两国元首就事关中美关系发展的根本性、当前中美经贸摩擦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回顾中美建交以来的40年,作为世界上两个大国,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合则两利,斗则俱伤。保持中美关系健康、稳定、持久向前发展,不仅符合两国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亚太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与繁荣。


请运用国际关系的知识,说明中美关系发展中“和”与“斗”所包含的道理。
2020-10-22更新 | 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