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1 题号:4393818
公历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径1950,是24节气中的寒露。“9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歌谣曰:寒露时节天渐寒,农夫天天不停闲。小麦播种尚红火,晚稻收割抢时间,留种地瓜怕冻害,大豆收到寒露天。黄烟花生也该收,晴朗天气忙摘棉。这说明在我国古代,人们
①认识到了节气与农业生产的客观联系
②将节气智慧融入生产和生活实践中
③已获得了对气候变化规律的完整认识
④具备了在实践中驾驭征服自然的能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兰考县东坝头镇,河势游荡多变,历史上反复决溢,留下大片盐碱地。2019年起,兰考在滩区种植7万多亩(1亩≈666.67平方米)紫花苜蓿。当地有关负责人介绍:“紫花苜蓿根系发达,可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每亩苜蓿青贮3吨左右,亩均年产值可达3600元。”紫花苜蓿绵延数十里,昔日风沙滩,今变“绿飘带”。材料蕴含的唯物论道理是(     
①生产方式的客观性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做事要达到预期目的必须把握事物的客观属性
③物质世界的长期演化为人们改造世界提供便利
④承认世界的物质性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5-23更新 | 36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庄子.水》中提到,“以道观之,物无贵贱,以物观之,自贵而相贱。”《周易外传》中也提及“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共命。”当我们面对自然、动物时,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怀着敬畏的心找回与大地的根脉和亲缘。之所以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因为(     
①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
③自然界是客观的,有其自身固有的规律
④人类的破坏性活动会使自然界失去客观性
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
2022-08-01更新 | 26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人的身体是抗击病毒的“机器”。当病原体进入人体,人会发烧,升高的体温刺激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在理想的情况下,热量创造了一个环境,让病原体难以生存。科学家研究发现,随着自然界的温度不断升高,病原体生存的环境也在整体升温,在这种情况下,它们更加能够适应人体发烧的体温。一旦病原体适应更高的温度,人的免疫系统就无法发挥作用。人的免疫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表明(     
①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人类要保护自然环境
②自然环境对人类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
③人类只能适应自然环境变化而不能改变自然环境
④人类在受自然环境制约的同时也改变自然环境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2022-04-30更新 | 1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