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发展 >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3 题号:4423531
桂林晚报在“五一国际劳动节”期间推出“致敬劳动者”专栏,表彰了一批奋斗在各行各业的“劳动先锋”和“桂林巧匠”,彰显了平凡岗位上不平凡的坚守。专栏的表彰和彰显体现了
①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③劳动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
④尊崇劳动的信念有利于社会发展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针对国际上“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有专家指出,中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被某些国家“唱衰”。 中国经济的发展不可能被某些国家“唱衰”,从哲学上讲是因为(     
社会经济发展受客观规律的支配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发展具有客观性   
人的意志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起作用   
意识对物质的反映有正确与错误之分
A.①②④B.③④C.②③D.①②
2017-10-09更新 | 1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教育部今年正式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再一次把劳动课提到了中小学一门独立课程的高度,让孩子们成长为有自主生活能力的劳动者,形成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正确价值观。国家重视劳动教育是基于(     
①劳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②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③美好的生活必需通过自身的奋斗才能获得
④劳动是人类产生各种思想动机的物质原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2-11-28更新 | 1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20年6月3日,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标准,将劳动列为必修课程,共6学分,其中志愿服务为2学分,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3年内不少于40小时。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看,加强劳动教育是因为(       
①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和社会发展的基础②劳动是衡量人全面发展程度的根本尺度
③在劳动中能够改造主观世界,增长才干④劳动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12-21更新 | 1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