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自然界的物质性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9 题号:4600398
有人说:“自然界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社会则是由人构成的,而人是有意识的,所以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由人的意志决定的,尤其是杰出人物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
请结合材料和辩证唯物论知识分析这一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地球是一个生态的平衡,如果人类不注意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破坏自然绿色的动植物生态环境,那人类就会遭到自然的报复,比如自然灾害和病毒疫情等等。在地球这个星球上,除了人类还有动植物,昆虫等其他生物,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和谐共处才能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正常的维护和运转。如果没有我们人类,其他生物一样可以繁衍,但如果没有其他生物,我们人类将无法存在!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中,我们是生活在地球宇宙中,我们的生存环境需要人类有意识的去爱护和维护我们绿色的地球,才能减少各种自然灾害和病毒......才能去更好的发展经济和创造幸福的生活,因为如果没有生命的健康的“1”,后面的所有都是“0”

材料二   保护野生动物,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文明与野蛮之间,只隔了一个野味的距离。前有“非典”,现有新冠肺炎疫情,因滥食用野生动物给我们带来的教训是深刻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民群众对食用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深恶痛绝,禁食野生动物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


(1)分析材料一,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如何保持人类的健康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真理的相关知识,分析禁食野生动物为什么会逐渐成为全民的共识。
2020-10-20更新 | 14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面要求。

丹麦的萨姆索岛是气候保护专家的圣地,通过风力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秸秆燃料与从牛奶提取热量的热交换器的运用,这里的居民所产生的能量比消耗的能量要多。萨姆索岛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这也使得萨姆索岛成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中的一个宣传典范。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萨姆索岛居民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
2018-10-19更新 | 9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草木畅茂,禽兽繁殖,五谷不登;禽善逼人,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孟子》)2020年夏季以来,在“草木畅茂,禽善繁殖”的盛夏季节,中国南方地区普降暴雨,导致洪水泛滥、河水漫溢、“五谷不登”;长江与淮河流域广泛的“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水逆行,泛滥于中国”。

为了根治淮河中下游每年季节性的水灾,从新中国建立之初到现在,我国陆续在淮河中、下游修建了蒙洼、城西湖、城东湖、瓦埠湖、姜家湖、寿西湖、荆山湖等行洪控制工程10处,总蓄泄量达280亿立方米。至2020年7月24日,为了控制淮河干流水位,保障淮河流域沿线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淮河干流沿线先后启用了蒙洼、南润段、邱家湖、上六坊堤,下六坊堤、姜唐湖、董峰湖和荆山湖等八个行蓄洪区。


(1)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的知识,谈谈你对长江与淮河流域“水逆行,泛滥于中国”的认识。
(2)从规律的角度,说明在淮河干流沿线修建和启用蒙洼等八个行蓄洪区给我们的哲学启示。
2020-10-14更新 | 11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