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4 引用次数:85 题号:4617694

面向海洋,中国人意气风发;拥抱海洋,中国人昂首阔步;捍卫海洋,中国人坚如磐石。

材料:中国是海洋大国,海洋工程装备、海水利用、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海洋可再生能源等海洋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中国是航运大国,水路货物运输量和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海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支撑和平台;中国是造船大国,造船工业综合实力保持世界领先,为提高我国综合工业水平和海上运输、海洋矿产、海洋渔业、海上旅游、航海体育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我国是如何利用海洋助推经济发展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

注:2015年我国低端出口产品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20%,而美国和德国各占1%;我国自主品牌出口只占11%;服务贸易所占比重低。
材料二:面对外需持续低迷的严峻形势,2016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多措并举,遏制进出口下滑势头。如要加快落实和完善政策,优化出口退税率结构,确保及时足额退税。增加短期出口信用保险规模,实现成套设备出口融资保险应保尽保。鼓励商业模式创新,扩大跨境电子商业试点,支持企业建设一批出口产品“海外仓”等。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实现合作共赢。
材料三:世界经济发展需要良好稳定的国际环境,但2015年,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构成的威胁与危害却在不断上升。仅11月份,在巴黎、俄罗斯、马里等地就发生了多起恐怖袭击事件,其中11月13日,巴黎发生的连环恐怖袭击,导致数百人伤亡。一系列骇人听闻的恐怖事件,迫使国际社会加强反恐合作。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中国坚持以联合国安理会为主导,协调国际反恐合作,坚持综合治理与标本兼治的反恐战略。中国将持续坚持正确的反恐理念,积极同众多国家加强合作,不断促进国际反恐斗争走上正确道路。
(1)说明材料一反映的经济问题,并结合材料一、二,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新形势下如何实施外贸创新?
(2)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在我国政府在国家反恐问题上所持立场和态度的原因。
2016-11-26更新 | 17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大数据作为国家间、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正在引发深刻的技术与商业变革。
材料一: 在我国,85%以上的大型货车都是个体户经营,物流运力绝大部分依靠分散经营的700万辆中长途货车和近2000万辆中短途货车。据测算,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占CDP 的比重约为18% ,物流空戴丰载率接近50%.在2015年德国诺威通信博览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向德国总理默克尔展示了一个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的创业项目“货车帮”。“货车帮”已聚集认证物流会企业17万家,认证货车80万辆,每天有超过200万夺中长途货运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撮合空车与货源,减少货车空驶,“货车帮”2014年帮助司机节省空驶油费超过100亿元。
材料二: 大数据时代正奔跑而来,当前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正从资本、土地、人口、能源等转向数据资源, 一个国家拥有数据的规模和运用数据的能力必将成为未来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能不能抓住这一重大战略机遇,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和民生幸福等诸多方面。2015年9月,国务院印发了《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系统部署大数据发展工作。
(1)结合材料一,分析大数据与产业融合的经济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国务院为何高度重视促进大数据发展。
2017-02-08更新 | 168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4)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坚定信心,克难攻坚,以改革创新推动发展升级。
材料一:2015年1-9月经济统计数据
指 标
绝对量(亿元)
同比增长(%)
GDP占比(%)
GDP总值
487774
6.9
第一产业
39195
3.8
8.04
第二产业
197799
6.0
40.55
第三产业
250779
8.4
51.41
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

-5.7


注:1-9月,最终消费支出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为58.4%,比上年同期提高9.3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倍差比上年同期缩小0.03。                      ——国家统计局10月19日发布
材料二:我国虽然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人均水平排位还很低,家底还不厚实,决不可歇脚停步。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既是基于经济增长阶段性特征的规律遵循,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材料三:10月23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党校就当前经济形势作了报告。他指出,实现“双中高”,根本目的是改善民生。政府要在保基本、兜底线上加大力度,同时发挥好市场和社会力量,切实做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工作,坚决整肃不作为,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1)结合材料一,指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状况。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实现“双中高”。
(3)结合材料三和所学政治知识,说明政府在实现“双中高”过程中应有的作为。
2015-12-16更新 | 15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