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72 题号:467540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8月25日,河南省曲周县召开文化市场秋季综合集中整治行动动员会,决定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文化市场秋季综合集中整治行动。严肃查处无证及低俗色情演出,提倡健康向上的娱乐方式;重点查处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经营行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周县开展文化市场集中整治行动的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榜样与明星都是特定群体或个人的“重要他人”,两者都是影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倾向的重要他者。

在大众传播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青少年“追星”成为普遍现象,而其中有不少衍生问题让家长、老师甚至社会非常担忧。明星的婚礼可以排场宏大,住房可以豪华,收入可以爆炸……天价片酬、“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冲击着主流价值观,滋长拜金主义倾向,扭曲社会价值观,“成为明星”变成当今青少年的普遍愿望。

与此同时,无数埋头苦干的科研人员,被风吹雨打的人民警察,治病救人的医务人员,正默默坚守在自己的岗位,辛勤的为国家为社会奉献着自己。这些国家脊梁,却远不如娱乐明星活得舒坦,他们的工资更不及那些娱乐明星片酬的千分之一。

针对此种现象,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说:“希望国家能适当管控明星动辄上千万的片酬!建议把高薪留给德才兼备的科研、军事人员,教育孩子崇尚科学、尊重科学。”2020年2月23日,中国科协发出《让科学家精神光耀时代,让科技创造新的价值》倡议,动员科技工作者坚守“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光荣传统,坚定信心、实事求是、尽出所学、各展所长,汇聚成共克时艰、共谋发展的科技志愿服务大军,让知识服务社会,让科技创造价值。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必须纠正青少年盲目追求明星梦的依据。
(2)结合材料并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立足岗位、为国奉献。
(3)假如某校近期准备开展宣传活动,引导青少年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请你提供三条诗词或中外名人名言作为宣传标语。
2020-08-18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3月25日到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江苏常州、南京考察。在视察南京大学时,他详细了解基础研究情况,查看研究成果转化应用,鼓励广大科研人员加强基础领域研究,推动我国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

材料一   基础学科是指研究社会基本发展规律,提供人类生存与发展基本知识的学科。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基础科学研究达到很高水平,也产生了相当出色的基础科学家。刘微作《九章算术注》、祖冲之父子计算圆周率和球体积、《孙子算经》的剩余定理等,都是杰出的数学成就。但受传统哲学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对“定量”的重视程度不够,影响了这些方面的进--步探究。(备注:定量分析是依据统计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并用数学模型计算出分析对象的各项指标及其数值的一种方法。)

材料二   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最短板在于“基础研究”。很多人会觉得“基础科学离我

们的生活非常远,好像没什么实际用处”。大量的基础科研成果是为构建科学知识体系而生,并非为了立竿见影的实用效果,但经过较长的时间跨度后,会造福人类。基础研究的“无用之用”,它在构建科学知识体系方面十分关键。我国如果只重视“有用之用”,而无视“无用之用”,是不可能成为科技强国的。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向宇看来,科学知识体系是现代物质文明的基础,其中“无用之用”就是一种“用”。


(1)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探索这一特点是如何制约我国基础科学研究进一步发展的。
(2)把我国建设成科技强国必须重视基础研究,结合材料二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这一观点的合理性。
(3)我国目前科技发展的最短板在于“基础研究”,请就如何提高基础科学研究水平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2021-05-17更新 | 118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重踏炎黄故里,在我脑子里萦绕一句话,那就是回顾我们民族走过的路。”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在第十届黄帝文化国际论坛上作演讲,他说,10年前,他写了一本书叫《长征》,至今这本书还受到读者们的喜爱。“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代中国青年有这种心灵的渴望,渴望知道我们的历史,渴望知道前辈们曾经走过怎样一条路、创造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这种渴望是十分宝贵的。”
材料二:近年来在网络等媒体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有些人打着“还原真相”的旗号,恶意剪裁历史或编造谎言,采用“戏说”、“爆料”、“揭秘”之类的手段,肆意歪曲长征历史,抹黑红军的英勇事迹。如质疑“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真实性,否定红军“飞夺泸定桥”等极大地混淆了人们的视听,别有用心者还借题发挥,大肆炒作,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对这种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必须予以有力批驳,我们要还历史以真相,洗刷泼向长征伟大壮举上的污水,让长征精神永放光彩,永远成为激励我们前行的精神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当代中国青午有这种心灵渴望”是指什么,并分析这种心灵渴望对当代中国青年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文化生活知识,探究如何守护、弘扬长征精神。
(3)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长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请为高二学子走好自己的长征路设计一个班会主题,并列举一个文化或哲学依据。
2017-04-23更新 | 6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