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 意识的内容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00 题号:4729096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这首《夜雨寄北》,以巴山秋雨阐发了作者孤寂的情怀和对妻子深深的怀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A.人脑是意识产生的源泉
B.意识是对客观对象的直观反映
C.意识是客观存在的能动反映
D.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反映
【知识点】 意识的内容解读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从唯物论角度看,这首诗主要反映了 (  )。
A.物质是运动的B.对同一事物,人们的反映有差别
C.四季更替是不可违背的D.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
2016-11-26更新 | 1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飞行员在飞行过程中,有时看到的“灯光”是星光、看到的“海洋”是陆地,有时对高度、速度、方向的感知都不正确。这种空间迷向效应,是导致飞机失事的一种常见因素,克服空间迷向,飞行员的做法是“不相信感觉,要相信仪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不相信感觉”是因为经验认识不可靠
②“要相信仪表”体现了意识活动的自觉选择性
③看到的“海洋”是陆地体现了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
④看到的“灯光”是星光表明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2020-12-26更新 | 18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比”“从”“北”“化”四个字由“人”字以不同结构构成(下图为甲骨文),高度概括了人生的成长历程,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的内在逻辑体系。我们可以体会到,与人“比”后,总会模仿学习他人的优点,即“从”;之后会产生叛逆,即“北”;最后,能从正反两个方面思考,一切为我所用,进入“化”的阶段。上述材料说明(       )

①哲学智慧概括了人们的生活与实践
②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③哲学的任务就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
④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2021-01-18更新 | 8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