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坚持“两个毫不动摇” > 企业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28 题号:473676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入发展,“大数据” 不仅推动了政府决策机制的变革,也对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业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材料一 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数据加速了决策信息的交流与互动,借助民意调查、听证会等形式,政府与公民之间建立了双向信息流动机制;大数据卓越的数据获取能力及网络化获取方法,使研究者对公共政策方案的描述和评估在时间和空间上变得更加丰富,使政策参与机制更为精细化;大数据提供了国家与社会力量整合的有效工具,一个动态均衡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决策评估机制成为可能。
材料二 某企业运用大数据,预测经济形势、把握市场态势,提高决策效率。对消费者反馈的信息进行分类分析,找到服务体系的问题,然后对症下药,建立高效服务机制,提高服务效率。评价发大数据化,精准分析消费者需求,提高了产品研发的针对性,使企业在竞争中占据了优势。
⑴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大数据在公共决策中所发挥的作用。
⑵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该企业是怎样利用大数据进行生产和经营的。
⑶大数据产业是未来的朝阳行业,吸引着众多企业投资。如果某企业欲投资大数据产业,你认为应主要考虑哪些因素。(提出两条即可)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据统计,2014年我国高铁机车车辆出口增长19.3%,是同期外贸出口增速的3倍,铁路设备已成中国出口新的增长点。2014年,我国企业参与的境外铁路建设项目348个,比2013年增加113个;累计签订合同额247亿美元,同比增长3倍多,完成营业额76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2015年2月4日,中国与阿根廷签署了《关于在阿根廷合作建设压水堆核电站的协议》,国家主席习近平见证了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首次成功“出海”。此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署了340亿美元投资协议,将建设大规模核电厂、地铁及轻轨站等。通过装备“走出去”,有效化解了我国产能过剩,带动了国内产业调整和发展。
材料二:据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舒国增2015年9月17日在北京举行的新闻通气会上说,目前中美双方已在美国西部快线高铁项目上取得实质性进展。近年,中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成果在国内得到非常充分的体现之后,中铁已经不满足于国内市场。价格显然已经成为中国高铁对外竞争最为重要的优势。据公开数据估算,综合土建和车辆两个方面的成本,中国高铁造价只有国外造价的1/3至1/2。在中国政府决意将高铁推向海外市场之后,先后通过重组轨道交通制造商以及轨道交通建设企业等方式来整合资源,其目的都是为了在海外市场更好地形成合力。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的主要作用在于充分发挥中铁在管理、技术、资源方面的优势和在企业层面的牵头作用,统筹好国内资源与国外市场,避免恶性竞争,增强铁路全产业链竞争力。
在打开美国市场之前,中铁在国际业务中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然而,与国内动辄千亿元级别的大项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高铁的“出海”之路走得异常艰辛,斩获寥寥,好不容易弄来的泰国“高铁换大米”项目和墨西哥高铁项目,又因为种种原因惨遭毁约。迄今为止,中国没有成功签订一单真正意义的高铁生意。
除了面临日本、法国、德国等传统高铁大国的竞争与挤压之外,中国高铁更因为国际市场上带有垄断性质的技术歧视和标准栅栏而十分被动。实际上,拥有“造价低、质量好、轨道技术高、速度快”等优势的中国高铁足以披靡世界上任何一家高铁企业,当前国内高铁企业面临的威胁也早已不再是日本或德国等假想敌,打破高铁行业标准垄断成为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最后屏障。如果单纯从经济角度来衡量,拥有复杂地形长距离高铁丰富运营经验且物美价廉的中国高铁无疑是各国最佳选择。但却因为日本是世界高铁设备标准的制定者之一,从而让“不对称竞争”充满变数。未来,中国企业在用“中国标准”参与国际市场角逐的同时,还需积极参与高铁国际标准的制定,从源头融入世界高铁领域的核心圈,如此方能彻底解决“有技术、没市场”的尴尬境地。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就我国高铁“出海”谈谈你的建议。
2016-11-26更新 | 2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2017年国内消费市场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人们的消费逐步向“保持健康”“增长见识”和“愉悦心灵”等精神层面转变。文化、体育健康、教育培训等服务消费得到快速发展。全国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出游人数不断提升。消费者对商品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不断提升,对品质、品牌、外观、特色和体验的要求逐渐提高。人们对国内外品牌的偏好差异正在缩小,融合了本土元素与创新的产品,往往更能赢得中国消费者的喜爱。
(1)结合材料,概括国内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
(2)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知识,谈谈企业应如何抓住消费之变带来的商机。
2017-11-13更新 | 6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芯片是信息时代的“石油”。芯片起源国、半导体霸主美国,从未停止过对威胁者的打压。中国不惜血本也要打破这一困境。

2019年5月15日,美国制裁民营企业华为,停止供应芯片,导致华为业务受重创,面对困境,华为仍将每年10%以上营收投入研发,从事研发的员工占公司总人数的54.8%。2023年8月29日,华为在没有任何宣传情况下开售新款手机Mate60,此次公布的新款手机内置的自研麒麟芯片,其工艺水平接近或达到7mm标准。据最新数据显示,华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占有率已达17%,成功夺得市场第二宝座。

该手机的发布,将带动芯片、屏幕、摄像头、玻璃、机壳、研发、组装整体发展。长期而言,华为的成功突围将引导行业加大对技术研发的投入突破由美国主导的世界产业分工格局。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相关知识,分析华为的成功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
2023-11-22更新 | 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