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538 题号:475478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村落有着很多历史,是中国文化的根脉所在。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城市的扩张,不少承载着乡土文化和历史记忆的传统十村落面临着被破坏甚至消亡的压力。尤其“仿古建筑,小吃一条街”的疯狂“造街”,不仅使古村落因过度开发失去原真,而且陷入同质化、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怪圈”。用疯狂“造街”来代替古村落发展,体现的是“急于求成”的错误执政观念。一些地方以建设新农村为借口彻底否定古村落文化,毫不保留地将带着历史和文化的古村矿大墙一夜推倒。这些做法,让农村建设走了歪路,走了回头路,从长远来看,既阻碍了新农村的发展建设,也破坏和摧残了古村落文化,是一种舍本逐末、缘木求鱼、得不偿失的做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中保持古村落文化原真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如识,谈谈城市建设应如何跳出同质化、重复建设的怪圈。
(3)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旧”矛盾日益突显。请就促进新农村建设与古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和谐发展提两点方法论要求。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材料:“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优化发展空间格局,重点实施“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 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带一路”倡议契合沿线国家的共同需求,为沿线国家优势互补、开放发展开启了新的机遇之窗,是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一带一路”倡议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不限国别范围,不搞封闭排外机制,不以控制他国为目的,受到沿线国家和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情欢迎。
(1)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一带一路”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赏和热烈欢迎的原因。
(3)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建设“一带一路”的文化价值。
2016-12-12更新 | 404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对此,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应该全面传承下去。”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辨析该同学的看法。
2020-08-14更新 | 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2019年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开幕。大会主题是“亚洲文明交流互鉴与命运共同体”,充分体现了兼收并蓄、共同进步的文明理念。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探讨了继承和弘扬亚洲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文明成果,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以文明互鉴推动和谐、和平与繁荣,创造和而不同的社会;为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注入文明力量。

中华文明经历数千年变迁,始终一脉相承与各种古老而多元的亚洲文明交相辉映。古代丝绸之路带来了亚洲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和共同进步;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伊儒会通”,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

中国为应对全球挑战、促进和平发展提出中国主张、贡献文明方案,积极实施亚洲经典著作互译计划和亚洲影视交流合作计划,打造智库交流合作网络,创新合作模式,实施亚洲旅游促进计划等,为促进亚洲经济发展、增进亚洲人民友谊贡献更大力量。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是如何推动亚洲命运共同体建设的。
2019-12-25更新 | 10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