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寻觅社会的真谛 > 社会历史的主体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33 题号:493593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6年11月3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材料一 “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立志创作出在人民中传之久远的精品力作”,在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期盼,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根本遵循。他们走出方寸土地,走进百姓生活,从生活熔炉里提炼艺术“金子”。他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走进革命老区、民族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深入乡镇社区、学校军营、工矿企业,采撷文化养分、创作文艺精品、送去文化服务、播撒文化种子,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的文艺高峰。
(1)结合材料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历史主体观的知识,谈谈你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走出方寸土地、走进百姓生活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所学文化生活知识分析文艺工作者应如何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
(3)请你为文艺工作者举办“文艺送下乡、欢乐进社区”活动提出两条具体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障碍环境建设法》于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首次就无障碍环境建设制定专门性法律。这部法律为新时代加强无障碍环境建设,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平等、充分,便捷地参与和融入社会生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

我国现有残疾人约8500多万、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2.7亿左右,国家卫健委数据测算显示,老年人口数量还将继续增长。此前于2012年8月1日施行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无障碍受益人群为残疾人等社会成员,此次制定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法》将老年人纳入受益群体,明确残疾人、老年人之外的其他人有无障碍需求的,可以享受无障碍环境便利,让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果惠及全体社会成员,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全体人民。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阐述我国出台《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合理性。
2023-11-10更新 | 90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随着40年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宪法修改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在广察民情,广纳民意,广聚民智的基础上严格依法按程序进行的,反映了党和人民的共同意志。十三届全圈人大一次会议高票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这次宪法修改把党的十九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体现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新成就、新经验,新要求,在总体保持宪法的连续性、稳定性、权威性的基础上推动宪法与时俱进,完善发展。这必将凝聚起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


(1)宪法修改是顺应时代新变化的必然之举。运用认识社会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加以阐述。
(2)请就如何增强宪法观念,维护宪法权威提两条方法论建议。
2021-09-17更新 | 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北京作为首都,是国际化大都市。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作为,实现了深刻转型,发生了新的历史性变化。“加减法”成为促进其高质量发展的秘诀。

   

曾经的北京动物园批发市场通过先疏解、后引进的方式,转型为国家级金融科技示范区核心区。

减量+提质:发展动能更澎湃

通过持续的减量发展,实现了人口、城乡建设用地、建设面积“三个减量”,由此腾出的发展要素和发展空间为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添薪加柴,推动存量要素在已有“天花板”下实现效益最大化。全市经济总量在2021年超过4万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8万元、居各省区市首位,达到发达经济体中等水平。

   

温榆河公园经过疏解腾退并进一步修复生态后,成为市民游客休闲漫步的好去处。

减量+增绿:城市环境更宜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累计退出一般制造和污染企业约3000家,疏解提升区域性专业市场和物流中心近1000个;与此同时,推动两轮百万亩造林绿化,一道围绕北京城区的“绿环”悄然诞生。

   

首钢园在搬迁调整后凭借工业遗存、冬奥遗产和现代会展的结合,圈粉无数。

减量+更新:文化交融更多彩

越来越多的工业遗存与文化产业融合重生,各具特色的文化沙龙、演艺活动层出不穷,北京坊、首钢等文化产业园区已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传播地、城市更新的承载地、优质文化企业的集聚地、市民文化消费的打卡地。在减量发展理念的带动下,北京持续让文化为城市赋能。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的有关知识,阐述北京是如何做好“加减法”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
2023-06-06更新 | 2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