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 政府的责任:对人民负责 > 我国政府的宗旨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独一无二的北京城,在西方人眼中有看无穷的魅力,这并不是BBC第一次用炙热的语言记录北京,而选一次的速说却与以往不同……
当地时间1月16日,BBC发丧文章《Why beijing is the best City for enterprising expatS))(为什么北京是有创新精神外国人的最佳选择)。毋庸置疑,文章的主角,正是我们的首都——北京。
2017年,北京市出台了《加快科技创新培育人工智能产业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北京人工智能发展时间表:到2020年,新一代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连到世界先进水平,部分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并形成若干重大原创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标志性成果。
到2020年,力争达成这些目标:
※建成10个以上符合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化要求的数据、计算、开源等开放式创新平台,产学研曲同创新成效显著;
※推出一批高水平人工智能应用解决方案,在2个以上细分领域实现规模化应用;
※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500家,培育5家以上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企业,50家以上细分领域龙头企业,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对相关产业带动规模超过五千亿元;
※初步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和技术主导权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谈谈北京怎样才能实现2020年人工智能发展目标。
材料二       人工智能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一、挑战人类道德底线
“(人工)智能”被认为是大自然对我们的馈赠。无论人类的智慧是否被取代,一给伦理争论开始了。机器是没有任何感情和道德观的。它们只是单纯执行任何程序,而没有能力判断所执行的任务是善是恶。它们遇到不熟悉的情况时就无法做出决定。在这种情况中,它们要么执行错误,要么发生故障而停止。
二、完成重复性工作的负面影响
与人类不同,人工智能不会随着经验的增长而自我完善。随着时间的增长,它会有磨损。人工智能储存了大量数据,但是它获取和使用数据的方法和人类大相径庭。机器是无法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状态的。
三、人类创造力的丧失
最关键的问题是你是否真的想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创造力和想象力不是人工智能的特长。虽然它们可以帮助人类设计和创违,但是它们没有人粪大脑具有的思想力量和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四、失业率的飙升
用机器代替人工会造成大规模的失业。失业是一种社会不良现象。
(2)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说明政府该如何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的挑战。
材料三       那到底什么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l。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话、方法、技术压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人工智能如今已快速的渗透到各个产业之中,为不同岗位的人们提供便利。像苹果Siri、微软小冰等智能聊天类应用;新闻阅读软件依赖人工智能技术向用户推送最适合试用户的新闻内容,还有自动驾驶技术更是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技术。它们不仅便没有带给我们威胁,恰恰这些应用还会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至于人工智能可能会和人类“抢饭碗”的确,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在未来确实会替代部分岗位。
但有些科学家也为此感到十分担忧。在新闻报道中看到特斯拉和SpaCex CEO埃隆·马新克(BlonMusk)与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经常警告AI人工智能的危险之处,霍金称,发明AI可能套成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灾难,如果管理不善,会思考的机器会为文明划上句号。霍金认为:AI必然出现自我意志,这可能是最美妙的事,也可能是最糟糕的事。
(3)阅读上述材料,围绕“人工智能与人工的关系“这一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运用《生活与哲学》
相关知识,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要求:观点鲜明;可以全面论述,也可以就某一点深入分析;知识运用准备、贴切:论述台乎逻辑,条理清晰。
2018-06-11更新 | 9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加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的新发展格局。

材料一

材料二   新冠疫情发生以来,我国以移动支付、在线教育、直播带货、线上线下融合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断型消费迅速发展,有效保障了居民日常生活需要,推动了国内消费恢复,促进了经济企稳回升。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人们的消费热情得到释放,消费信心显著增强,消费规模不断扩大,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品质化、多样化、个性化消费蓬勃发展,跃助力抗击疫情斗争取得重大成果,也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新的发展动能。

材料三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当前新型消费领域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足、政策措施不完善、服务能力偏弱、监管规范滞后等突出短板和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培育壮大新业态新模式、加快发展新型消费的重要意义,持续扩大国内需求为居民消费升级创造条件。


(1)根据材料一,简要描述2020年我国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运行态势。
(2)新型消费为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释放新的发展动能。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活知识说明这一传导过程。
(3)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在新型消费领域发展中应如何作为?
2021-02-04更新 | 44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创新治理方式,推进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

材料一   数字治理是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路径,一座“会思考”的城市能让百姓生活更美好。

早在2016年,杭州市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组建全国首个“城市大脑”,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城市综合管理和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率先将全市所有交通信号灯、车辆停泊体系接入“城市大脑”,全市交通通行顺畅度大大提升;随后,杭州从交通“治堵”拓展到各类惠民利民领域,将就医体系接入“城市大脑”,通过网上预约、缴费、取单等“云操作”,杭州各大医院“挂号难、看病慢”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在“战疫情、促发展”中,杭州依托“城市大脑”率先开发和应用“杭州健康码”等数字平台,实现了精准高效数据收集,为有关部门科学预判和积极响应提供了有力支撑;研发“亲清在线”政商服务平台,实现政企在线活动全留痕、可追溯,让公权力行使过程变得更为透明。

材料二   湿地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湿地保护作出重要指示,党中央把湿地保护和修复纳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启动湿地保护法草案修订工作。草案审议和修订过程中,先后3次在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收到了来自各个部门和人民群众意见和建议多达上千条。2021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2022年2月,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启动执法检查工作,检查组在全国积极开展调研,多次视察湿地保护、修复和利用工作。

目前,我国有效保护了240万公顷湿地,带动了区域经济增长,也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共享的绿色空间。


(1)结合材料一,运用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的有关知识,分析杭州市“城市大脑”建设对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启示?
(2)请结合材料二,运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推依法动湿地保护的?
2022-05-09更新 | 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