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72 题号:4995199
2016年10月4日,三位美国科学家因发现了拓扑相变的理论,而获得201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在实验中用拓扑理论推翻了当时超导性和超流体不能在薄层中存在的理论,并证明了超导性可在低温状态存在。到了80年代,又进一步证实了超薄导电层的导电率可以实现整数级精确度量,这些整数都是拓扑状态。这一过程表明( )
①真理与谬误总是不可逾越的
②探索真理是一个反复无限的过程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④真理在不断被推翻中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1】俗话说“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不养儿不知父母恩。”下列选项中,对俗语中所蕴含的哲理理解最贴切的是( )
A.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B.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正确认识只能通过亲身实践获取
C.实践活动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D.人们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
2023-07-19更新 | 54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四号任务的工程目标,一是实现国际首次地月拉格朗日L2点的测控及中继通信;二是实现国际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这说明
①科技的发展有利于开辟更广阔的认识对象
②探测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③探测的根本目的是获得对月球的全面认识
④月球的复杂性决定认识的反复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1-21更新 | 53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推荐3】“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再次在“天宫”给地面学生授课。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玩偶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坠、落下,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做匀速运动的感觉……这些扣人心弦的瞬间让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追寻背后所包含的科学道理。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②意识是与物质世界相伴共生的产物
③意识本身根源于物质,是物质的派生物       ④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实在的唯一反映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3-01更新 | 1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