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题型:主观题-辨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82 题号:5018822
阅读材料,完成要求。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兄友弟恭、妯娌和谐、克勤克俭、忠厚传家等传统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化在中国人的血脉中,是今天我们加强家庭文明建设的重要资源。
“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家庭教育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是如何做人的教育。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气节和骨气,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促使他们健康成长,长大后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积极传播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传递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观念,倡导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理念,推动人们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这必然会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
1.有人认为,有什么样的家庭,就有什么样的孩子。请运用意识能动作用的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知识,探究如何汲取传统文化营养,加强家庭文明建设。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年伊始,江苏卫视推出大型非遗焕新纪实节目《新生万物》,拓展非遗节目纵深,提升非遗节目的内涵容量、人文含量和表达力量,为观众提供了新鲜独特的审美体验。

《新生万物》以全程体验的方式,每期揭秘一个非遗项目,逐步解析非遗传奇,更新人们认知。第二期节目聚焦白族扎染制作工艺,节目团队来到蓝续扎染坊,揭开了蓝靛的神奇面纱。由板蓝做成的一缸染料竟需要“吃”麦芽糖、米饭等,这些都是帮助染料发酵的物质。不只如此,这些活灵活现的“蓝宝宝”还十分金贵,每天都要接受非常细致的“体检”,以确保pH值在11~12.5之间。带着诸如此类对博物的探求,嘉宾引导观众进入到非遗制作现场,了解苏绣劈丝、精微秀、乱针秀,感知“一丝一世界,一线一天堂,指尖绣无限,转瞬即永恒”;了解瓷胎竹编、刮青等各个环节和新文创的设计;了解富春茶点独特精致的制作技艺;了解“东方黑宝石”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之美;走进全手工制作的洋河酒酿造技艺,了解“天人共酿”的绵柔香醇等。观众在有趣的体验中看到见所未见的好物,得到闻所未闻的知识,从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粹惊叹、自豪。


(1)《新生万物》节目是怎样坚持用综合思维的方法来推动非遗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
(2)近年来,《典籍里的中国》《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优秀电视节目以其独特的现代表达形式,成为了“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成功实践的典范。据此,有人认为,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是要改造陈旧的表达形式,选择现代表达形式。请评析这一观点。
2023-04-06更新 | 307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新型城镇化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许多村庄将逐渐消失,不少独特的、传统的乡村文化随之消亡。对此,有同学认为:“我们不能让这些乡村文化消亡,应该全面传承下去。”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辨析该同学的看法。
2020-08-14更新 | 9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材料:习近平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情结,他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脉”和“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使其成为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老根”,为世界上所有华人提供了“精神家园”,使之找到了自己的“基因”所在,有力增强了民族自信心、民族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

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且要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1)运用传统文化的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2)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知识,说明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华传统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2020-12-26更新 | 37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