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75 题号:5021447
明年大学毕业的学生小王面临找工作的问题,一直犹豫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于是他做了以下几件事:
第一,网上查阅相关信息:国家相关就业政策,近年来的就业形势、状况,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行业现状、薪资等信息。
第二,咨询某些专家对于就业状况的观点以及意见。
第三,对自己的家庭状况、兴趣爱好、学业专长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小王在找工作的过程之中,运用了哪些思想方法?
(2)专家的意见就一定是正确的吗?你怎么看?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材料一:江苏省南北差距大,苏北地区土地面积超过全省一半,人口数量接近全省一半,但GDP总量只占全省的1/5,人均GDP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1/2。根据这一实际情况,江苏省委省政府作出改变苏北欠发达面貌,加快振兴的重大决策。“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是李大钊的一句名言,指不能不切实际的空想,不付诸行动,去追求一些虚幻的东西。苏北的振兴需要切切实实的工作,需要苦干实干。


(1)根据材料一,从唯物论和认识论角度各选一个最恰当的原理,说明“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哲学道理。

材料二:省委省政府指出,振兴苏北需要立足于苏北的现实,走出一条适宜苏北实际的特色发展路子;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两个率先为目标,把全省的发展思路与地方实际结合起来;各级政府要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振兴苏北的关键所在,也是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


(2)根据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相关观点说明如何加快苏北振兴?
2018-11-23更新 | 8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1967年,在“523办公室”领导下,中国启动了抗疟项目。屠呦呦担任疟疾研究小组组长。她带领团队研究了超过21 000种的中药,发现了其中的640种可能有抗疟效果,又用小鼠模型评估了从大约200种中药里获得的380种提取物,最后将研究重点集中于中药青蒿素。然而,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经历了多次失败之后,在1971年10月,他们获得了中性无毒的提取物,这个结果标志着青蒿素发现上的突破。之后,屠呦呦和同事们勇敢地承担了青蒿素的第一批志愿受试者,确认了青蒿素提取物对人体是安全的。为进一步完善这种新型特效药物,屠呦呦还率队历时六年,排除干扰,克服困难,成功开发出了一种抗疟疗效比青蒿素高十倍,但复发率极低、用药剂量更小、使用起来更方便的抗疟新药物,即双氲青蒿素。这一成果,成为人类抗击疟疾的“有效武器”。获奖之后,屠呦呦表示,青蒿素一旦产生耐药性,就需要再花十年时间研究新药。


结合材料,分析青蒿素研发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道理的。
2019-11-11更新 | 5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十九大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是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和理论升华,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内涵、目标、方针和路径的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坚持和发展,必将积淀出中华民族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成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思想引领和行动风帆,鼓舞全党和全国人民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新的文化进步。


结合材料和“求索真理的历程”的知识,分析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产生。
2019-09-19更新 | 23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