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人民当家作主 >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民主集中制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9 题号:5024217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
表5 《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制定过程
2014年上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开展网络安全法研究起草工作,多次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的意见,并分别赴地方进行调研
2015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草案)》,并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2016年6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对草案二次审议稿进行了审议,并将草案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
2016年11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自2017年6月1日起施行。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行使立法权、维护人民利益的?
2.依法治国关键在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如果你就这一问题在班级演讲,请拟定你演讲的两个核心要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

某校高一年级学生在学习“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时,成立探究学习小组,密切关注“两会”。同学们从中国人大网上节选了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3月5日—3月11日的部分日程,并进行热烈地讨论探究。


根据材料,运用“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知识,在下面表格中对同学们讨论的观点进行梳理。
会议日程(节选)探究分享观点
大会听取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的报告;听取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的报告。
大会审查和批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决议草案。     
大会审议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修正草案的说明
人大代表小组审议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年度计划、年度预算等决议草案,并在闭幕式大会表决通过各项决议草案。

2021-07-17更新 | 1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作为最早发现疫情的国家,始终把人民生命健康放在第一位,发挥举国体制,党中央统一领导、全国人民统一-行动:各级人大加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提高政府应对疫情的能力,人大代表积极发挥主体作用,践行了代表人民的承诺:各民主党派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积极建言献策、各尽所能;广大农村全面动员、广泛参与、群防群治、联防联控,守好、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后防线。中国抗疫取得阶段性成功,充分显示了中国的制度优势。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知识,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角度分析我国为什么能打赢疫情防控狙击战。
2022-05-10更新 | 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活、工作中获得了更多的便利;但同时,随意收集、违法获取、过度使用、非法买卖个人信息的负面现象也日益严峻,个人信息保护成为公众非常关心的问题。

2020年10月1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的议案。该草案对情节严重违法行为的处罚可高达5000万元,个人隐私保护即将迎来风清气正的新阶段。此后,该草案在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经过三次审议,《个人信息保护法》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审议表决通过,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要求政府部门依法实施,公平监管并且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报告实施情况。这部旨在实现个人信息保护、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基础性法律的出台和实施,是一次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的鲜活立法实践,也是对我国数字经济时代保护与利用个人信息基本规则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在制定和实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过程中全国人大常委会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2021-12-26更新 | 25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