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3 题号:502455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互联网+”使公民和政府的关系更为密切。一方面有人认为:网络就像没有“守门人的论坛”,被称之为“自由的信息公社”,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交换各自的信息,独立地发表和传播自己的言论。另一方面,如何实现高效、善治的政府治理是各主权国家不断探索、创新并大力倡导的,其中,最理想的模式之一便是实现开放式政府的公共管理,即实现政府治理与公众充分参与的公共治理模式。截至2016年年底中国网民规模已达7.31亿,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是政府提升治理能力必须要认真对待的问题。
(1)结合材料,从《政治生活》角度说明在“政府治理与公众充分参与 ”中,双方应该怎么推动政治文明的发展。
材料二:江苏省率先尝试建立“精准扶贫”机制,加快苏北发展振兴,推动苏北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增强苏北地区发展内生动力;鼓励支持苏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统筹实施苏南、苏中、苏北区域发展和沿江、沿海、沿东陇海线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南北互动、区域协同、“四沿”联动的区域发展新格局;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进苏北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江苏省的精准扶贫是如何体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当前,网络的虚拟性不仅导致很多不实信息广泛传播,混淆人们视听,也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充分利用,诬告陷害,以达到泄私愤的目的。“网络舆论”和“网络暴力”只有一步之隔,如果没有正确使用和认识网络监督,就会相信一些不实消息,给当事人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也让肇事者达到自己的目的。
结合材料,从公民的政治生活角度,分析说明公民应如何守住从“网络舆论”到“网络暴力”这一步之隔。
2017-10-14更新 | 2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是对多年来我国依法治理经验的总结,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治理和依法治国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宪法历经四步发展,2 000多年的封建制度冰封的“人治”传统观念逐渐得以融化。如今,宪法在中国普通民众的生活中日益“激活”,法治精神已逐渐融入每个公民的血液!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相同,建设法治中国,每个公民都不能袖手旁观。公民不仅是法治中国前行的受益者,更应该是参与者和推动者。
材料二 我国社会主体数量众多,乡镇4万多个,建制村(居)80多万个,登记企事业法人1 000余万家。这些基本社会单元的法治化程度,直接决定整个社会的法治化水平。要把法律规定和法治原则、法治精神体现在、落实到各类社会主体的活动之中,首要的要求就是依宪治国,依宪行政。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
(1)联系材料一,从公民政治参与的角度,说明公民应怎样积极参与建设法治国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就政府如何坚持依宪治国、依宪行政提出合理化建议。
2017-10-05更新 | 6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支持特别行政区强化执法力量”决策部署,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审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并授权全国人大常委会就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制定相关法律。这弥补了香港维护国家安全长期存在的巨大漏洞,防范在内外势力夹击下“一国两制”所面临的脱轨风险,及时对“一国两制”进行制度加固,为国家长治久安和香港长期繁荣稳定奠定基础。这对加强维护国家安全工作,确保香港“一国两制”事业行稳致远有着重要意义。


(1)请结合材料,说明中国共产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协和公民是怎样参与国家立法的?
(2)结合材料,运用公民的有关知识,为恢复香港正常秩序给香港市民提出建议。
2020-08-30更新 | 5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