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 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32 题号:5052997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在北京划上圆满句号。29日晚,闭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是两国政府为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5周年而举办的重要交流活动。全年活动多达近百项,涵盖了文化、艺术、体育、旅游、媒体、影视和青少年交流等领域。
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举办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活动的意义。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1】材料:2017年5月,“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139个国家,70多个国际组织都派出了高规格的代表团出席论坛。有关人士指出,共建“一带一路”,其创意起源于古丝绸之路,在继承丝绸之路精神的同时,赋予其全新的更加丰富的现代内涵和外延。

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一带一路”由中国首创,但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曲”,而是各国共同受益的“交响乐”。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沿线国家要打造战略对接,密切政策沟通;深化项目合作,促进设施联通;扩大产业投资,实现贸易畅通;加强金融合作,促进资金融通;增强民生投入,深化民心相通。将丝绸之路建成一条和平、繁荣、开放、创新和文明之路。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说明沿线国家应怎样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2)民心相通是五个相通的社会基础。“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不仅经济发展、自然地理大不相同,而且社会历史、人文宗教也截然迥异,对“一带一路”建设构成巨大的挑战。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说明沿线国家怎样才能做到民心相通。
2017-09-03更新 | 26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中国诗词自产生以来,经过历朝历代几千年的传承和发展,历史积淀十分丰厚,文化内涵丰富绚丽。中国诗词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方式、生活智慧和价值取向,提升中国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涵养民族气节,孕育民族品格。
中国人的诗心一直在,但需要被激活。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契合社会中蕴藏着的对传统文化的需求,同时,改变以往文化传播中的说教口吻,借助新媒体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将传统文化和大众喜闻乐见的综艺形式结合起来,把诗词的内涵和魅力发挥到极致,因此,男女老少都陶醉其中。
结合材料,说明上述做法是如何推动人们树立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
2017-05-16更新 | 6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和意大利总统马塔雷拉分别致贺信祝贺2020“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在意大利罗马开幕。习近平指出,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让远隔万里的中意文明相映成辉;今天,“一带一路”倡议又让我们绵延千年的友好交往焕发新的活力。习近平强调,中意两国都拥有丰富的文化和旅游资源。希望中意文化和旅游界人士共同描绘古老文明新时代对话的绚丽景致,为世界文明多样性和不同文化交流互鉴作出新贡献。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举办“中国意大利文化和旅游年”的意义。
2020-11-24更新 | 15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