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 经济全球化 > 经济全球化与中国 > 开放是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 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208 题号:506397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9月4日至5 日,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会议在中国杭州举行。
材料一:杭州峰会围绕“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的主题,就应对世界经济新挑战,加强国际合作提出中国方案。强调要放眼长远,完善二十国集团增长议程,发掘增长新动力,开辟新增长点,以创新和可持续的方式推动经济转型,更好地维护当代和子孙后代共同利益;综合施策。创新经济增长理念和政策,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改革政策相互配合,经济、劳动、就业和社会政策保持一致,需求管理和供给侧改革并重,短期政策与中长期政策结合,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进;扩大开放,继续努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反对保护主义,促进全球贸易和投资,加强多边贸易体制,确保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增长提供惠及更多人的机遇、得到公众普遍支持;包容发展,确保经济增长的成果普惠共享,促进在可持续和富有韧性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的投资,撬动国内和外部资金,支持平等获取资金的机会,不让任何国家、任何人掉队。
材料二:在刚刚结束的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抗州峰会上中国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领导力,提供了合理的经济方案。本次峰会召集了更多的国家,集思广益,共同参与到全球经济治理活动中来;第一次把发展问题置于全球宏观政策框架突出位置,将为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中国以强大的兼容力、吸引力、整合力,促进各国互利合作、扩大开放,促进实现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共赢格局;中国积极担当全球治理的改进者、跨境产业合作的传递者、复杂交易的撮合者、国际资本技术要素的集纳者、南北合作的搭桥者。本次会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不仅有意愿,也有能力成为世界经济的“攒局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相关知识,探究我国如何以G20峰会为契机,推动经济的包容性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我国能够成为世界经济的“攒局人”的原因。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但随着时代发展,作为“国之重器”的芯片成为我国发展的痛点之一。

材料一2009-2018年我国芯片设备市场规模、增长率及自制比例


材料二影响企业产品利润的有品牌、成本控制等多种原因,但不可忽视的是芯片的因素。据测算,一台售价1000元的智能手机中,芯片核心部件的成本占到1/3以上。目前国产手机大多采用国外公司研发生产的芯片,专利许可费过高导致对国产手机厂商利润影响较大。近些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扶持芯片产业发展,采取的主要措施是: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主要吸引大型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资金,重点支持芯片产业发展;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在创新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支持企业上市和发行融资工具、开发保险产品和服务等方面对产业给予扶持;推动落实税收政策,对符合条件的芯片企业实行免税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成立芯片技术研究机构,支持产业联盟发展,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标准规范工作;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吸引境外资金、技术和人才,鼓励境内外企业扩大国际合作,整合国际资源。


概括材料一反映的我国芯片产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政府采取措施发展芯片产业的原因和意义。
2019-06-17更新 | 228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实施“走出去”战略成为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举措。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
(2)评析斯密关于分工的观点,并据此说明对外直接投资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

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要面对东道国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宗教信仰等文化差异带来的挑战。


(3)运用《文化生活》中的相关知识,谈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应对上述挑战应有的正确态度。
2018-12-20更新 | 115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推进“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的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助力经济转型】

材料一2015-2017年我国经济运行情况


注:①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GDP增长额中由于科技进步影响而增长的份额。②2017年美国GDP增速为2.8%,日本GDP增速为1.2%,法国GDP增速为1.1%;


(1)概括材料一所反映的经济信息。

【强化财政支持】

材料二2018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坚持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财政收支矛盾较大的情况下,我国近五年累计减税超过2万亿元。2018年再为企业和个人减税8000多亿元,促进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2018年,我国积极的财政政策取向不变,要聚力增效。今年全国财政支出21万亿元,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中央对地方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10.9%,增强地方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财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的公共性、普惠性,加大对三大攻坚战的支持,更多向创新驱动、“三农”、民生等领域倾斜。当前财政状况出现好转,各级政府仍要把宝贵的资金更多用于为发展增添后劲、为民生雪中送炭。


(2)运用国家财政的知识,分析材料二对我国正确发挥财政的作用有何启示。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材料三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的动力,而且也有利于我国的贸易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推动中国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但也面临一系列“通而不畅”的障碍。一方面表现为对方开放的质量水平不高,一些领域如服务业还没有完全开放;另一方面,当前中国对外出口仍以加工贸易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出口商品频频遭遇技术性贸易壁垒限制。


(3)据材料三,为扫清对外贸易中的经济障碍,我国应怎样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2018-11-05更新 | 48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