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8 题号:5164814
在“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追寻自由”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围绕“自由”表达了不同的观点。
甲同学:孔子说“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所以自由不是为所欲为、了无边界。
乙同学说: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支配。一旦人们对客观的社会和自然的必然性有了正确的认识,并能支配它,使其服务于人类自觉的目的的时候,也就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自由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社会价值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丙同学说:21世纪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了大众创新的时代,只有具备陈寅恪先生当年提出的“独立 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才能适应这个伟大的时代。
(1)结合材料,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自由”的解读不应是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
(2)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谈谈你对马克思主义有关“自由”的理解。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做出重要指示,55年来,河北塞罕坝林场的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习近平强调,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一代接着一代干,驰而不息,久久为功,努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把我们伟大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运用客观规律与意识能动性原理,分析塞罕坝人的成功经验。
2021-10-03更新 | 2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2022年3月以来,全国面临新一轮疫情严峻挑战,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复杂。对于如何抗疫,有两种声音:一种是放开躺平;一种是“动态清零”。有高一同学在网上搜索到有关“动态清零”的相关资料。

【动态清零】

什么是“动态清零”?“动态清零”的精髓,一是快速,二是精准。“动态”就是不追求绝对零感染;“清零”就是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守住不出现疫情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快速和精准地“动态清零”,正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

为什么要坚持“动态清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医疗卫生条件存在差异,疫苗接种在不同人群之间存在不平衡性,同时老年人口基数大,但中国防疫始终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放在首位,中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是尊重科学、尊重规律的有力体现,“动态清零”是现阶段的最佳选择。

实现“动态清零”我国有何底气?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力挽狂澜的果断决策,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是与病毒殊死较量后不断提升的防疫本领,更是每一名为抗疫勇献涓滴之力的中国人民,以及坚强有力的社区防控,实践证明我国具备实现“动态清零”的能力。


有不少人是支持“放开躺平”的,他们认为西方国家都放开了,我们为什么不能放开?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本质”的有关知识驳斥“抗疫躺平论”。
2023-09-09更新 | 1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鸡儿跑”,这是内蒙古半农半牧草原上恢复生态、建设“美丽中国”的新鲜场景。草原散养牧鸡,鸡吃草籽、昆虫,不用饲料添加剂,提高了肉蛋品质,增加了牧民收益,又能有效控制草原虫害。牛羊改吃农田秸秆,既可让过度放牧的草场得到休息,又把大量秸秆变废为宝,避免其田间焚烧带来的空气污染,而粪便或沼渣还田又增加了农田地力。这一新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运用规律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材料中“草原散养牧鸡、农田秸秆喂牛羊”这一建设“美丽中国”新模式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2023-12-02更新 | 11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