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世界物质性原理与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3 题号:517348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指出: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全党全社会要继续关心和帮助贫困人口和有困难的群众,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
材料 教育发展的滞后、受教育程度偏低、等靠要的心态严重是老少边穷地区贫困的主要症结之一。“扶贫先扶志”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扶贫必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脱贫防返贫”决定了教育扶贫的根本性作用。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蒂亚·森说,教育的缺失是“能力剥夺的贫困”,是比收入贫困更深层的贫困,它会引发“贫困的代际传递”。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表明,不同层次受教育者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不同:本科300%、初高中108%、小学43%,人均受教育年限与人均GDP的相关系数为0.562。“一技在手,终身受益”,教育在促进扶贫、防止返贫方面的作用,可以说是根本性的、可持续的,要在扶德、扶智、扶志、扶能上用真功。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分析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观点的合理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一个学习大国,必然是一个崇尚阅读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读古书,承袭古人以鉴今日;读海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读文学,陶冶情操;读传记,增添力量;读哲学,更加睿智;读科技,更加聪慧……
   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进行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模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碎片化阅读使人们充分利用零碎的短暂时间进行阅读,快速、及时地获取大量的信息,阅读中还可以进行互动。碎片化阅读在方便利用零碎时间阅读的同时,也大量挤占了人们深阅读的时间,还使人形成惰性依赖,习惯于通过搜索、提问来获得知识碎片,挑战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及理性思考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等,不利于形成深度的、理性化的、系统的知识体系。
(1)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谈谈如何对待碎片化阅读。
(2)孟子云:“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请就如何正确对待书本知识提出两点方法论建议。
2017-07-09更新 | 44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解题方法

【推荐2】近年来,ChatGPT等强人工智能领域高速发展,人们对此议论纷纷。

有些人认为:人工智能创作借助客观世界的海量数据,基于特定的算法逻辑,遵循一定的创作规律,便捷地将艺术创意转化为符合人类审美期待的作品。它突破了人类创作漫长打磨的局限性,高速又高效的应用性优势令人心动。处于起步阶段的人工智能创作在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它的兴起对人类创作构成了莫大威胁。

但也有人认为“强人工智能,是一种虚构的担忧”。因为人工智能创作缺乏真实的生命经历、基于社会实践的情感基础和审美表达,无法独立开展创作活动。没有艺术创作的诗意和灵感,其作品只是素材的堆积,艺术底蕴和艺术个性远低于人类创作。


“强人工智能,是一种虚构的担忧”。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的本质”相关知识,陈述你的观点和理由。
2023-10-08更新 | 23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间,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城市的数量和规模上都有大量的增加。然而,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城镇化发展到今天,我们面临日益严峻的挑战。2.6亿农民工并没有真正融入城市社会,现行的土地征收模式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矛盾,城市人口膨胀、交通拥堵、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多方面的问题和挑战日益突出。寻求低碳、绿色、智慧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之路成为了众多城市的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探索世界的相关原理分析我国应该如何解决在城镇化中出现的问题。
2019-07-31更新 | 13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