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46 题号:5178416
2017年5月10日,“月宫一号”举行志愿者人舱仪式,8名志愿者分成两组将轮流进入“月宫一号”,进行为期365天的多人次高闭合度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综合实验。该实验对保障中国载人登月、月球基地及火星探测等航天计划的顺利进行、保障航天员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等具有重大意义。可见,“月宫一号”的研究成果
①具有客观实在性,是检验人们对太空认识的正确性的根本标准
②深化了人们对太空的认识,对人类未来的太空生活具有参考价值
③揭示了太空生活的一般规律,蕴含着人类适应太空环境的“密码”
④寓于太空生活的共性之中,为人类的太空活动提供可借鉴的方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立春,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古往今来,很多诗人对春天极尽赞美。白居易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苏轼诗云“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清代高鼎诗云“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这些诗句蕴涵的哲学道理是(     
①对春天各种景物的描写来源于诗人对春天的想象力
②对桃花、水暖、杨柳的描写体现了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③对“人间芳菲”“山寺桃花”的描写体现矛盾特殊性
④对春天各种直观描写体现了意识活动的直接现实性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14更新 | 5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23年3月2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列氢能源市域列车在位于长春的中车长客试验线进行了运行试验,列车成功以时速160公里满载运行,实现全系统、全场景、多层级性能验证,相关专家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标志着氢能在轨道交通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是我国轨道交通行业的重要里程碑,同时指出后续的研究工作任重而道远。这表明(     
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会根据主体的情况变化而发生变化
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限制
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日内更新 | 11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实用主义者詹姆士认为,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它是有用的,因为它是真的。”他的观点错误在于
A.否认了真理的具体性B.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
C.否认了真理的条件性D.不懂认识的目的是实践
2020-01-14更新 | 2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