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时代精神的精华 > 哲学的基本问题 >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74 题号:527153
“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力主变法,提出这一著名的“三不足”论断所体现的哲理是
① 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② 思想要随客观事物的变化发展而变化
③ 客观存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④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8-9高三·广东·阶段练习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哲学史上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能与“天不变道亦不变”结成一对的是(   
A.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B.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
C.天地之间,惟气而已
D.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2021-04-03更新 | 30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下列观点中,与该观点所属哲学派别一致的有(     
①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②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③存在即被感知       
④万物都在概念中运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4-25更新 | 2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我们每个人都会产生幻觉,而这个幻觉就属于我们的主观意识,仅存在于产生幻觉的一个意识世界中。海市蜃楼很多人都可以看到,由于所处角度不同,有的人会看到有的人不会看到因此其属于存在于多个意识世界中的意识体,而物质属于所有意识的共性所产生。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气者,理之依也
③人是万物的尺度                    ④道生一,一生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7-29更新 | 33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