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塑造人生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529372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家风”一词较早见于魏晋南北朝,唐以后大量使用。备受推崇的《颜⽒家训》《曾国藩家书》《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都堪称一定时代家风家教的典范。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作为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构成了人们精神成长的重要源头,成为一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对不少人而言,家风甚至决定了他的一生。有人据此认为: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家庭还是社会的细胞。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风政风、社风民风的根基。家风好,才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

材料二:“无私奉献、团结协作、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中国女排精神,一直被女排运动员们视为艰苦奋斗的标杆和座右铭,鼓舞着她们的士气和热情,中国女排自成立以来,就以团队协作、敢打敢拼而著称。2019年6月8日,在世界女排联赛香港站上,在0:2落后的局面下,中国女排强势逆袭,最终以3:2战胜对手,打破连续六场输给意大利女排的魔咒,为国争光。举国上下备受振奋。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中国女排在筚路蓝缕的征战中,有高低起伏,有质疑诘难……然而,这一切也砥砺着中国女排更加成熟。如今,中国女排以高昂的斗志、顽强的作风、精湛的技能和敢于挑战、超越自我的行动,引发了一场触及国人灵魂的精神洗礼,有力地弘扬了中国精神。在中国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大力弘扬女排精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1)“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做人做事态度,就有什么样的人。”你认同这种观点吗?结合材料一,请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弘扬中国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丰富的廉洁文化遗产,大量的廉洁理论、奖廉惩贪的律令,一大批清官廉吏事迹,无数的廉诗、廉文、廉戏和廉洁格言、警句,都为廉洁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党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以高度的忧患意识坚持不懈地推进。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并取得了伟大历史成就。进入新时代,我们既要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廉洁文化精髓,又要从党的历史经验中汲取精神力量,适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要求,面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扎实推进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让新时代廉洁文化更好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

材料二   弘扬崇廉拒腐社会风尚,要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多元的廉洁教育活动,使各种文化活动场所成为弘扬廉洁精神、传播廉洁价值的重要阵地。某地着力推进廉洁文化进学校活动,请你作为学生代表在升旗仪式上做主题为“廉洁家风伴我行”倡议。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对立统一的观点,说明廉洁文化建设中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2)请结合材料二和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围绕主题列出主要观点。
2023-07-10更新 | 116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1915年,陈独秀在《新青年》发刊词中敬告青年并提出六点要求:"自主的而非奴隶的,进步的而非保守的,进取的而非退隐的,世界的而非锁国的,实利的而非虚文的,科学的而非想象的"。《新青年》崇尚的自由、进步、民主、科学等历史命题,让无数爱国青年迸发出排山倒海的巨大能量,开始了救国复兴之路的艰辛探索。

2022年是中国共青团建团100周年。一百年前,一群新青年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炬,在风雨如晦的中国苦苦探寻民族复兴的前途。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宏图盛景,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要“致广大而尽精微”,既登高望远、胸怀大局,又落细落实、积微成著,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让青春在中国梦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1)《新青年》犹如春雷初动,唤醒了一代青年。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进行说明。
(2)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新时代中国青年如何“致广大而尽精微”,让青春在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请你以此为主题拟定一份国旗下演讲的提纲要点。(最少拟定两个要点)要求:围绕主题,观点正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
2023-04-06更新 | 22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觉醒年代》《长津湖》《功勋》等“主旋律”作品在全国掀起了浓烈的爱国热情和致敬英雄的浪潮,英雄文化盛行在新时代。

英雄文化是先进文化最直接、最生动、最典型的代表和最耀眼的标识。只有引导青年形成颂扬、崇敬、效仿英雄模范的风尚,才能树立民族的骨气、底气、正气。英雄文化对青年的塑造意义深远,是培育时代新人的丰沃土壤。英雄文化是熔铸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提升民族向心力的文化土壤。英雄文化是维系民族情感与爱国情感的精神符号,是巩固和强化政治认同的精神基石。传统英雄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脉相承,演绎与传承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思想、道德与情怀。革命英雄文化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其继承了传统英雄文化的精华,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发扬光大。传统英雄文化与时代精神结合,演化出抗疫精神、扶贫精神等,深刻诠释了英雄及其英雄行为与时俱进的特质。崇尚英雄,弘扬英雄精神,既是文化自信的要求,也是文化自信的支柱。

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英雄文化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动能,弘扬英雄文化,可以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自信。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弘扬英雄文化对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文化自觉和自信的意义。
2022-03-01更新 | 3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