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 宏观调控的手段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100 题号:5432804
“燕赵腹地雄安起,高点定位逾千年。”设立雄安新区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所做的又一重要战略举措。
材料一:中央提出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先谋后动,规划引领,用最先进的理念和国际一流的水准进行城市设计,建设标杆工程,打造城市建设的典范。要保持历史耐心,尊重城市建设规律,合理把握开发节奏。要加强对雄安新区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管控,避免城市规模过度扩张,促进与周边城市融合发展,打造“京津保”新三角,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并带动中国北方的改革开放。
材料二:京津冀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资源环境空间管理措施,出现了城镇建设挤占生态空间、污染排放监管不严等现象,引发大气污染、水资源污染和生态失衡等区域性环境问题,不断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底线。雄安新区建设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历史文脉,打造绿色、森林、智慧、水城一体的新区。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党和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这一重要战略举措的理由。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雄安新区建设应如何破解资源环境问题。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习近平出席仪式并宣布大桥正式开通,港珠澳大桥总长约55公里,连接香港、澳门、珠海,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大桥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公路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桥梁。工程项目总投资额1269亿元,主体工程投资的约381亿元,由政府出资,资本金以外部分建设资金由项目法人通过银行贷款解决。大桥开通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仅带30分钟,粤港澳三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将大大畅通,促进三地在综合运输、经济贸易、科技创新、旅游观光、人文交流等多个领域的深度合作,还将形成一个全球性的产业走廊,粵港澳大湾区走向世界将更加快捷、便捷。

材料二近年来,武汉、成都、西安、南京等2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送钱”“送户口”“租房补贴”“免租金办公”等大招接连放出。2018年5月13日,为推动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正式发布《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吸引各类人才20万左右,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

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海南发展才有“底气”。比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为人才的培养、成长、使用,创造更为宽松和适宜的环境,改变重引进、轻服务的传统思维。要留住人才,除了户口、住房等硬件条件,还应在“软环境”方面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提高政府的开放程度,尊重市场规则,让人才能够在城市扎根。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港珠澳大桥成功修建的经济学依据及运营后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政府应如何优化吸引人才的环境。
2018-12-02更新 | 57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提高消费水平,要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消费新增长点。

科技的进步拓展了新的消费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健康化、家庭化、追求精神消费等新的消费理念正在形成,大众消费进入新阶段。

2019年,增强居民消费能力的大红包来了,我国多措并举促进城乡居民增收:首先是稳增长保就业促增收,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其次是减税降费促增收,新的减税政策有效减轻居民的生活负担,增强了人们的消费意愿;再次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促增收,确保财政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

法律护航经济发展,我国加大对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打击力度,保护消费者权益;建立健全旅游等领域服务和收费的标准,让群众能够放心消费。


(1)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我国居民消费水平提升的原因。
(2)结合材料,谈谈国家是如何运用宏观调控手段提升居民消费水平的。
(3)请你从企业角度,为提升居民消费水平提两条合理建议。
2020-06-17更新 | 155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贵州省毕节市曾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的典型。1988年6月,国务院批准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22年6月,国务院批复同意《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经过30多年接力奋斗,毕节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普遍贫困向全面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善的重大跨越。

2021年至今,全市加大产业资金倾斜支持力度,其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衔接资金56.8亿元,用于产业发展资金31.2亿元。其中有54.92%的资金投入蔬菜、食用菌、中药材、肉牛等八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施项目2558个。毕节市扎实开展种业振兴、山地农机化攻坚、科技创新引领、农产品加工转换提升,仓储物流筑基、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农产品品牌创建、智慧农业突破“八大攻坚行动”,推动农业产业“接二连三”;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的带动作用,大力培训一批有技术、懂科技、会经营的农村实用人才,让越来越多的人吃上“技能饭”。


(1)结合材料,运用《经济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推动毕节实现跨越式发展的。
(2)请你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以“凝聚青春梦想,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写一篇短评。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2023-07-20更新 | 8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