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的统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5484109
截至2016年12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达6.95亿,网民手机网上支付的使用比例由57.7%提升至67.5%。通过“刷手机”,同民可以骑车、乘地铁、购物、看电影、预订车票机票……手机支付,无需收钱找零,消费者和商家都感觉方便快捷,互惠互利。2016年,我国移动支付交易规模突破10万亿元大关,促进了经济发展。有专家认为,移动互联网时代,这种电子商务领域的颠覆性革命将带来连锁反应,促使行业重新洗牌,对现代企业发展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
联系材料,请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阐释企业应如何积极应对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习近平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为新时期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价值导航。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强调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与作用,具有浓厚的人民情怀,呈现出鲜明的人民立场,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宗旨所在。

说明上述材料主要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并简要分析。
2024-05-29更新 | 25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第四大沙漠——毛乌素沙漠,即将从版图上消失。深处沙漠腹地的陕北榆林演绎了全球环境治理的绿色样本。治沙造林有其自身的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是确保沙漠治理收到实效的必然要求。榆林沙区人民在与风沙斗争的实践中,不断向自然学习、向失败学习,大胆实践,探索出科学治沙新机制、新途径、新办法,闯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的防沙治沙新路子。因地制宜,适地适树。面对寸草不生的茫茫大漠,榆林人民坚持适地适树,良种壮苗,在干中学、学中干;总结出不同地形地貌的治理办法,逐渐从单纯防风固沙植树造林到种杨、柳、榆、杏等经济林,不断优化林木结构。榆林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始终依靠科技求实效、使巧劲,不断提高治沙的进程和绩效,使浩瀚无边的沙漠被片片绿洲所取代,用智慧熔铸了尊重规律、崇尚理性的品格。


结合材料,说明榆林人民在沙漠治理过程中是如何做到按规律办事的。
2021-11-02更新 | 19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在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二层有一个250平方米大的荷花池,是红色和粉色系列的荷花品种,这个荷花池叫做“感悟之泉”,意喻“和谐”。我们知道,荷花都是在七八月的夏季才盛开,而在中国馆里的荷花,要求从4月至11月花开不断。
请用“规律”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怎样才能使中国馆里的荷花花开不断?
2010-04-29更新 | 59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