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作用 >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题型:主观题-图表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2 题号:5496327
请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十年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战略构想的发展
战略构想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十六大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建设和谐文化十六届六中全会建设和谐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十七大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部署“文化强国”战略十七届六中全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十八大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1)结合材料一,运用认识论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想是怎样发展的?
材料二: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论的观点,说明中共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依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从“东方红一号”到天宫空间站,三十载砥砺奋进,中国航天在时光长河中不断以崭新成果突破人们的想象、创造新的奇迹。

[苍穹之约]

每一次抵达都意味着新的出发。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太空行走......航天人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前行,不断刷新中国高度、创造中国奇迹,为空间站梦想铺展了一节节向上生长的台阶。


(1)运用量变和质变的知识,解读中国航天探索历程。

[力量之源]

在中国航天事业的长期奋斗中,广大科技工作者迎难而上、接续奋斗,创造了一个个非凡业绩。“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新时代北斗精神,成为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引领着全体航天人砥砺奋进、一往无前。


(2)伟大事业凝聚崇高精神,崇高精神铸就伟大事业。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2023-07-04更新 | 11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明确了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新时代文化建设,创造性地把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提出坚持党的文化领导权、深刻理解“两个结合”、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等重大创新观点,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大任务,等等。

伴随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提出,一项项针对性举措应运而生:确立和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制定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办法;制定出台英雄烈士保护法;制定第一部关于宣传工作的基础性、主干性党内法规《中国共产党宣传工作条例》……进入新时代,立破并举、激浊扬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

结合材料,运用《哲学与文化》知识,谈谈对“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解。
2024-01-21更新 | 24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马克思主义政党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所从事的事业,都是前无古人的,在开创性实践中遇到的大量崭新课题,没有也不可能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答案。我们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中,面临的历史条件、承担的历史任务、遇到的具体矛盾和问题、需要解答的时代课题,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国家的特殊性。百年来,我们党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射中国的实际之“的”,用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创新理论成果,指导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结合新的时代要求提炼概括出一系列重大理念和思想。例如,吸收借鉴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等传统理念,创造性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传承弘扬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等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提出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理念……这些都得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生产将以所有的人富裕为目的”等思想的科学指引,也都得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保民、安民、富民、乐民”等思想的滋养,得到了“合则强,孤则弱”等思想的启迪。这一系列重大理论创新,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涵,使之成为人民所喜爱、所认同、所拥有的理论。


(1)结合材料,运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继续坚持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
2023-07-06更新 | 6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