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公民的政治生活 > 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 > 公民政治权利的内容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5529893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层民主建设的不断推进,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被进一步激发。某班同学结合小王参与政治生活的经历开展探究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答疑解惑】
2016年10月19日,是小王进行东营河口区区乡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投票的日子。在去投票点的路上,小王遇到好友小张。小张问小王:"元旦前不是刚举行过村委会选举吗,这两次选举活动有什么不同吗?"小王很耐心地向小张进行了解释。
(1)结合有关选举的知识,请你说说这两次选举活动的不同。
【积极推介】
网民通过留言板、电子邮箱、政务微博等和现实社会联系紧密的社会化论坛发言,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试图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种行为被称为"对话型倾诉"。小王把这种参与政治生活的方式推荐给朋友小李,小李当晚就在论坛上发帖说财政局某官员可能有受贿行为。
(2)运用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知识,结合小李的行为,谈谈公民应如何负责任地行使监督权。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8年上半年,民政部指定的第一批慈善组织互联网募捐信息平台在线众筹超过98亿元,有35.7亿人次网民关注和参与,募捐主要集中在扶贫济困、教育助学、医疗救助、救灾救援、环境保护等领域。在线公益一片叫好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有些众筹项目存在猫腻,“山寨”募捐花招繁多,“假求助、真骗钱”时有发生等,针对网络捐赠中存在的乱象,民政部要求进一步加强求助信息的审核甄别,引导捐赠人理性施助,建立筹款人失信黑名单,全社会共同保护“线上爱心”。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唯物辩证法有关知识,感悟爱心众筹的力量。
(2)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公民为保护“线上爱心”应有何作为?
2020-10-04更新 | 3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上班路上刷微博,相互沟通用微信”已成为很多人的生活方式。
材料一:目前,信息消费已深入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很多人的消费方式。截到2014年上半年,我国微信用户超过5亿户,拉动移动互联网流量收入同比增长56.8%,信息消费正在成为市场新的亮点和热点。信息消费成为一种增长潜力大、影响范围广、资源消耗低、经济效益高的新型消费形式。据相关部门统计,信息消费每增加100亿元,将 带动国民经济增长338亿元。
材料二:如今微博微信的应用越来越多。有的政府部门在官方微信开设了“随手拍”专栏,公民通过该平台实时上传信息,为政府工作建言献策,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能。但同时,某些网络大V也因通过微博微信制造谣言而获刑。
(1)根据材料一,说明信息消费是如何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二说明公民应如何运用微博微信平台行使权利。
2016-11-26更新 | 327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3】某学习小组开展“法治生活大扫描”活动,发现在我国教育考试领域存在立法空白,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正在撰写立法建议。

(1)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帮助该小组阐述建议中的“重要性”。(2)如果该建议被采纳,法律名称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考试法”,那么制定这一法律的国家机关应当是
(3)在研讨过程中,有同学认为,“只有人大代表才能提出立法建议。”请你评析这一说法。
2018-06-16更新 | 5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