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传统文化的继承 > 传统习俗的继承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2 题号:5546049
“红包”是华人春节的一种习俗,已流传千年。原本是长者向幼者表达爱护祝福之意的红包,在猴年到来之际“电子红包”演变为“现象级”的公众行为。这说明                                  
A.传统习俗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B.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
C.传统文化在继承中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不容改变的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并一直延续到今天。材料告诉我们,重阳赏菊之俗
①其文化内涵既相对稳定又能与时俱进
②是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的习惯
③在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于现实生活
④在长期历史积累过程中得以继承发展
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9-09-25更新 | 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如今,中秋节更是我国的法定传统节日。这表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②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③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价值
④民族节日对我国人民的思想具有深远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8-03-05更新 | 5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真题 名校
【推荐3】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中国二十四节气,产生于农业社会的生产实践需要,至今指导着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这表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②传统习俗能够促进社会发展
③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享用文化④文化决定着人们的实践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2-03更新 | 103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