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的内涵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5577584
2013年12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三号”,将一期工程的“表面探测”引申至内部探测;2014年11月,探月工程三期再人返回飞行试验器在内蒙古着陆场安全着陆,验证了交会对接方案中快速测定轨精度等设计的正确性;2017年前后,我国将执行“嫦娥五号”任务,实现无人自动采样返回等新技术。由此可见
①实践是物质性的活动,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②实践具有目的性,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深化认识
③实践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践活动的内容、水平各不相同
④实践具有能动性,实践是按照主观的内在本性改造世界的活动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作为“十三五”规划五大发展理念之一,表明了中国将通过绿色发展引领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径。如今,在中国,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共识,化为行动,影响深远。可见,绿色发展理念 (       )
①检验了中国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的正确性
②反映了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
③促使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中迈向新境界
④使中国经济社会绿色变革成为现实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06-03更新 | 61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解题方法
【推荐2】劳动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劳动教育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全党全社会都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劳动教育,从哲学角度讲是因为(     
①学生劳动实践中获得的直接经验比书本知识更可靠
②通过劳动实践能不断发现真理中的错误并修正真理
③师生都需要在劳动中认识发现真理和检验发展真理
④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劳动实践能更好地促进知行统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16更新 | 4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袁隆平和他率领的科研团队深入实验田,不断进行理论创新,指导我国杂交水稻的种植,使我国水稻亩产量屡创新高,从建国初期亩产130公斤左右,到90年代亩产700多公斤,再到2020年亩产突破1500公斤,为确保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这说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②认识促进实践的发展
③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
④实践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活动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1-11-17更新 | 24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