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 题号:559649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6年初,舞台剧《牡丹亭》在美国纽约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大卫•寇克剧院上演,年轻的中国演员把东方的忠诚、爱情、坚贞、梦想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界看到了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内在美。作品创作遵循舞剧艺术规律与市场规律,在尊重汤显祖作品原意的基础上大胆改编。作品创作尊重各国文化习惯,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将中国的优秀民族文化通过西方古典芭蕾剧艺术形式表现出来,实现了中西文化的成功融合。
“舞剧《牡丹亭》通过挖掘中西文化中共通的东西成功走向了世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的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22年2月4日,中国虎年立春之夜,北京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隆重拉开序幕。开幕式上,充满中国韵味的“二十四节气”创意倒计时、影像“黄河之水”幻化出的“冰雪五环”、象征团结共赢的“大雪花”惊艳了世界。赛场内,奥运健儿们争金夺银、如火如荼;赛场外,吉祥物冰墩墩爆红网络。软萌可爱的大熊猫,是国际上接受程度比较高的中国元素。设计者摆脱了传统的元素思维运用系统思维,摒弃了手绘、水墨等传统方式运用三维技术进行创作,把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扣到了“冰墩墩”的头盔上,流动的色彩线条象征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整体造型像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大熊猫覆盖着冰晶外壳,体现了冬奥冰雪主题;“墩墩”意喻敦厚、健康、活泼、可爱,契合熊猫的整体形象,象征着冬奥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和鼓舞人心的奥林匹克精神。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的精巧设计对文化发展的启示。
(2)运用《生活与哲学》中辩证否定观的知识,分析冰墩墩“一墩难求”的原因。
2022-06-27更新 | 28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于2016年9月4日至5日在浙江省杭州市举行。本届峰会的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材料一       在本次峰会上,习近平主席针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 开除依据,标本兼治、综合施策的“药方”:“ 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继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促进包容性发展……通过支持非洲和最不发达国家工业化……减少全球发展不平衡和不平等,是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分析“药方” 全球经济发展的意义。
材料二       自信是一个大国的姿态,杭州峰会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大国自信。从睁眼看世界,到叩开世界的大门,再到逐步融入世界,直至向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中国一步步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
(2)运用《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为我国进一步增强“大国自信” 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三       “联动” 是习近平主席对世界的经济增长方式的新认知,是东方大智慧。他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发展,环环相扣,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协调合作是必然选择。我们要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各国要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共赢……让每个国家发展都能同其他国家增长形成联动效应。”“知行合一,采取务实行动。我们应该让二十国集团成为行动队,而不是清谈馆。”
(3)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材料上体现的道理。
材料四       杭州峰会落下帷幕,世界舞台上镌刻下深深的“中国印记”。 据说,在参加完峰会后,德国总理默克尔很有压力。他对习近平主席说:“习主席呀!,我看到你们办的峰会,我们明年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我们超不过你。”习主席的回答很有智慧,他说,这是一个德国啤酒和中国茅台的关系,你有你的味道,我有我的味道,相信你在德国一定能够办得精彩。
(4)结合材料四,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谈谈新主席的回答给我们的启示。
2017-04-12更新 | 4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中小学英语教学因为重视分数,忽视语言交流功能,近年来饱受公众质疑。为推动英语教学改革,北京市出台了高考英语降分、语文增分的方案,该方案引起了巨大争议。
支持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增加语文分值,有利于让大家学好母语,重视国学。”
“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中国人写不好汉语不必在意,而考不好英语,却事关重大,
这种现象的持续,对于一个国家或民族而言,本身就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高考降低英语的分值,并非取消英语,而是将英语拉下神坛,还原其语言交流工具属性。”
……
反对英语降分的人认为:
“削弱英语地位会降低人们的英文素养。其实,无论是出国留学还是旅游都需要一
定的英语水平做基础。”
“融入经济全球化是推动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背景之下,以弱化英语地位
的代价来抬升所谓国学,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
请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对高考英语降分的利与弊进行全面分析。
2016-12-13更新 | 78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