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 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07 题号:5611278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人们的国家观念、民族认同感受到巨大冲击。国家间的竞争,既表现为经济、科技等实力的竞争,又越来越表现为思想文化、价值观念的较量。西方发达国家从来没有放弃对社会主义国家“西化”“分化”的图谋,他们加紧抢占别国思想文化阵地,意图消解其民族文化,瓦解其民族精神。面对种种挑战,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对中国梦的实现弥足珍贵。


结合材料,分析“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对实现中国梦的弥足珍贵之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议学情境

中华民族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各民族饮食各有特点,缺一不可,就如同中国56个民族的团结统一,相互协调,共同发展,才构成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国少数民族饮食史是中国饮食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饮食文化不仅多姿多彩,而且大都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和独特的风格。在璀璨绚丽的中国饮食文化中,他们和汉族一样有着自己辉煌灿烂的篇章,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繁荣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结合上述情境,谈谈中华各民族的美食与中华美食文化是什么关系?
2023-08-24更新 | 1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天人合一、取物有时等传统农耕理念集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于一体,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地方还保留着传统的农耕文化习俗。自2018年起,我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秋分不仅是秋耕秋种的重要时节,更是秋获的好时机。从国家层面专门为农民设立各民族共同参与、共庆丰收的节日,顺应了新时代的新要求、新期待。“中国农民丰收节”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是文明延续融合的鲜明符号。


请分析国家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
2019-09-08更新 | 12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易 (0.85)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方山水育一方文化,湖湘大地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湖湘文化。从“上下求索”的屈原,到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从宋明理学之祖周敦颐,到“睁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湖湘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湖南红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独特的特色。三湘大地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之一,发出“建党先声”、成为“建军摇篮”、开创“建政先河”,走出了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一大批无产阶级革命家……依托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敢为人先的文化基因,近年来,湖南文化产业走在全国前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快速发展,“文化湘军”实力更强、品牌更响。湖湘文化“走出去”活动影响广泛,“湘”字号文化产品享誉海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弘扬湖湘文化对于坚定文化自信的作用。
2022-01-24更新 | 2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