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 探索认识的奥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2 题号:5636048
有史以来人们对待洪水,经历“避洪”、“限洪”、“防洪”、“调洪”和“用洪”的演变过程,对黄河的治理,也先后采用“堵”、“疏”、“分”、“合”、“束”等多种方法,但由于黄河的复杂性,单一的治理方法不能解决问题,必须采取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设等多方面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取得良好的治理效果。到了20世纪末,黄河又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流域内缺水问题日益严重,水资源总量比20年前减少12%,下游出现断流多年,水资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黄河及其支流水质污染严重,只有约1/3的黄河水可以饮用。黄河水利工作任务艰巨,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保持黄河健康生命”的新理念,实现从“工程水利”到“资源水利”的转变,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治理好黄河。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对黄河的治理过程是如何体现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是袁隆平的一个梦想,他曾说:“全世界有一亿六千万公顷的稻田,如果其中有一半稻田是杂交稻,每公顷增产两吨算,可以增产一亿六千万吨粮食,能多养四到五亿人。中国的水稻将为人类的粮食安全作出贡献。”但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自花授粉作物没有杂交优势”,这曾是学界的普遍共识。真是这样吗?袁隆平冲破传统学术观点的束缚,义无反顾地选择攻关水稻杂交优势利用。从1964年开始,他带着学生,在稻田里从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入手,用“三系”法研究杂交水稻。他举着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终于在第十四天发现了第一株雄性不育株;此后,他带领助手用上千个水稻品种进行了3000多次试验。直到1970年才打开了杂交水稻研究突破口。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如今,几代年轻的科学家已经逐渐接过种业振兴的担子,继续攻坚在一块块水稻试验田中。


结合材料,分析在杂交水稻的培育过程中如何体现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021-12-04更新 | 24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我国267万余名各级人大代表中,乡镇人大代表约194万人。乡镇人大的有效运转,直接关系到国家基层政权的稳固。几年前,N市在两个乡镇开展政府实事工程人大代表票决制试点,即政府实事工程项目建议由人大代表提出、工程立项由代表票决、实施过程由代表益督、建设结果由代表评估。2015年,市人大常委会在对票决制工作进行全面调研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乡镇政府实事工程代表票决制指导意见》,将票决制在全市88个乡镇推广。票决制实施后,乡镇人大代表的履职积极性大大提高,履职效果得到选民普遍认可,政府实事工程项目推进顺利,群众满意率达90%以上。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N市探索“票决制”是如何体现实践观的。
2016-12-12更新 | 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4年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北京进行。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对劲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
材料一:对依法治国理念的认识,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经历了一个探索过程。从党的十五大确立“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到十六大将“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列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十七大提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再到十八大首次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的理念不断发展。
(1)材料一中对依法治国理念的探索历程体现了认识论的哪些道理?
材料二: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当前,我国改革正进入攻坚期,推进法治中国,迎来了最佳的历史契机,我们要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期,形成符合中国实际,体现社会法治规律的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当然,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依法治国需要在每一个具体目标的落实正得到检验,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2)结合材料二,用“事物发展的状态”的有关知识分析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6分)
材料三:有政治学家认为:与以往的国家管理不同,“国家治理”涉及政府、市场和公民社会之间的关系,并确认三者关系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国家治理”强调政府、社会、民众一起面对公共问题,用一种合作的、商谈的方式来解决,在这三者之间建立整体和谐、相互促进的联合机制,获得1+1+1>3的效果。
(3)结合材料三,运用联系的观点,说明应如何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2016-11-26更新 | 27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