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文化与生活 > 文化对人的影响 > 文化塑造人生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7 题号:56370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
纵观习近平总书记历次重要讲话、署名文章,我们总能体会出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怀有的浓厚感情。习近平在参加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时就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的知识,分析传承优秀儒家思想对人生的积极作用。
【知识点】 文化塑造人生解读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1月4日召开的全国文明办主任会议强调,深化文明校园创建。加强文明校园常态化考核管理,组织“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建好用好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阐释创建文明校园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2)某校开展“校园文明从我做起”演讲比赛,请你拟定两条演讲提纲。
2018-06-26更新 | 3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情怀如梦,家国在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念的重要来源。作为文化基因的纽带,家国情怀的相承,中秋承载着深厚的故乡情、家国情。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团圆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我国法定节假日。与端午节、春节、清明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拜月、吃月饼、赏桂花、饮桂花酒等习俗,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过去,对出远门的人来说,远隔千山万水,交通不易,信息不灵,团国往往可望而不可即。今天交通、通信发达,对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中秋节的团圆,更多地表现为一种释放压力、调整生活节奏的心理诉求,同时,在这个更具诗意的日子里,在一种更具仪式感的氛围中,重温那渐行渐选的传统文化情怀。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秋文化”对中国人的价值。
2019-04-26更新 | 117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闪烁着时代光辉的中华民族精神,造就了一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并顽强奋斗精神的杰出人物。他们推动了历史发展和民族进步,深刻地改变着时代的面貌,挺起了坚强的民族脊梁。
材料一:习近平会见第31届奥运代表团指出,中国女排不畏强手、英勇顽强,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时隔12年再夺奥运金牌,充分展现了女排精神,全国人民都很振奋。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这样的精神,使之化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
材料二:郎平时常提醒队员:“不要胜利就谈 ‘女排精神’,也要看到我们努力的过程。‘女排精神’一直在,单靠精神不能赢球,还必须技术过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弘扬“女排精神”的时代价值
(2)中国女排逆境中夺得冠军是如何体现辩证唯物论道理的?
(3)2017年3月5日是全国第54个学习雷锋精神纪念日。雷锋精神成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的代名词。它也是中华民族精神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请你为此活动点赞(主题明确,传播正能量,两条即可)
2017-05-12更新 | 9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