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运动的规律性 > 运动的含义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88 题号:5648161
世间万物,变动不居。“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②一切要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③离开运动谈物质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④运动是有规律的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2016年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要坚决反对“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①“乱作为”违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②“不作为”没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不会为”否认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④“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否认事物是运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2-13更新 | 276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0年5月,美国一个研究小组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超大质量黑洞位置发生变化的现象,并认为超大质量黑洞也许常常会在星系中心区漫游。这主要说明
A.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C.运动是有规律的D.脱离运动谈物质会陷入形而上学
2016-12-12更新 | 1037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形成的一种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的心理学名词。这一心理学现象的积极作用就体现在简化了认知过程,使人们能够迅速了解某类事物,应对复杂环境,但也会在认知事物时形成先入为主的理解,从而导致知觉上的错误。从哲学角度看,这种心理现象(       
①忽视了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的
②忽视了事物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忽视了事物的个性寓于共性中
④犯了相对主义和诡辩论的错误
A.②③B.①②C.①④D.③④
2020-11-14更新 | 18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