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具有多样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45 题号:5740059
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标志着国际社会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进入新阶段,上升至新高度。“古丝路”曾经为沟通沿途各国文明,促进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合作作出过重要贡献。在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基础上建设的“新丝路”,既是一条商道,更是一条文化交流之路,进一步推动了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国与中亚各国的文化交流。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仪式感是什么?它是元宵观灯的彻夜狂欢,是清明祭祖的慎终追远,是中秋赏月的千里相思,是重阳登高的健康企盼。仪式感是传统节日的传承载体,是中华民族的盛典和骄傲。我们应该以一颗敬畏之心,重视这些传统节日之仪式感,用心去体验传统精神和情感。


针对现代生活中诸多仪式被淡化的倾向,有人呼吁,举办仪式会赋予传统节日和特定活动“与众不同”的意义。你是否赞同上述观点?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你的理由。
2020-08-01更新 | 17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让外界更好认识中国,文化“走出去”无疑是一条“捷径”。“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既是倡导者,也是践行者。他坚持用“海外民众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讲述中国故事时,一定要注意消解对立思维,在尊重和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前提下开展对外传播,找到中外价值观的契合点,尽最大程度表达开展对外交往和对外传播的善意。如此,传播效益才能得以最大化。

材料二讲好中国故事,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将中国的发展理念以人类普遍接受的故事形式传播出去。中国故事,顾名思义,既要有“中国”,又要有“故事”。如果缺乏让外国人理解的叙事方式、一味强调“中国”特色,便成了自说自话;而如果光讲“故事”而忽略传播国家观念,则会让对外传播迷失方向。只有将“中国”与“故事”两者紧密结合,对外传播才能达到积极的效果。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知识,分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文化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2023-02-19更新 | 94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民间文学是我国文学有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是广大劳动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集体创作、口头流传的一种语言艺术,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史诗、谚语、歇后语、谜语、民间说唱等。它生产和流传于民间,服务于大众和社会。民间文学蕴含着我国各民族各地域丰富的民间风俗习惯、宗教观念信仰和伦理道德价值,是塑造当代中国人文精神的重要力量;民间文学以其丰富的内涵和多元的形式充实着民族文化的宝库,并成为世界民间文化的重要财富;民间文学是文艺创作的摇篮和乳娘,古往今来许多文学家和艺术家都是喝着民间文学的乳汁长大的,比如,屈源的《九歌》就是源于民间祭祀的祭词、祭,聂耳的《码头工从歌》则是受到码头工人的劳动号子的启发才谱写而成的。
民间文学既是伟大的,又是脆弱的,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社会的根基逐渐衰弱,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一些有说唱特长的民间老艺人也相继离世,民间文学的传承人和受众都逐渐萎缩,民间文学的传承面临严峻冲击。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保护传承文化遗产,实施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
(1)“民间文学既是伟大的,又是脆弱的”。结合材料,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用唯物史观分析创作应向群众学习,从民间文学中汲取营养的理由。
(3)结合材料,请你为抢救和保护民间文学遗产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2017-05-23更新 | 17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