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 政府:国家行政机关 >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734 题号:583338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1)结合材料,运用“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怎样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材料二:定远县深入贯彻美丽乡村建设由“以点为主”向“由点到面”战略转换,以“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为总抓手,深入实际,听取民意,科学规划,紧紧围绕“一环一带”(即环江巷水库示范圈和定远县美丽乡村建设百里示范带)建设任务,推进美丽乡村又好又快建设。大大小小的村庄,一天一个样,颜值越来越高,农民的生活如诗,家园如画。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就如何建设“美丽乡村”为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建议。
材料三: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乡村要美,人居环境要美。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为农民创建宜居宜业的幸福家园。乡村之美,美在人文。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激活美丽乡村内生动力。
(3)建设美丽乡村,人人参与。请你为建设美丽乡村设计两幅宣传标语。
   示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以下简称《湿地保护法》)通过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审议,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湿地保护的法律正式出台。该法的制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立法实践。

候鸟翩飞、鱼翔浅底的湿地美景,充满生机、富有诗意,是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生态产品。为了推进湿地保护,不少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多年来持续关注湿地立法,反映人民心声。《湿地保护法》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通过制度规范湿地生态环境保护,全面提升湿地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让湿地成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的绿色空间。制定(湿地保护法)是中国彰显大国形象的重要行动。2022年,是中国政府加入《湿地公约》30周年,我国也将承办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湿地保护法》的颁布实施,对于全面履行《湿地公约》,更好地参与和引领国际湿地保护,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湿地保护法》制定的重要意义。
2022-05-23更新 | 10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强调,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夯实组织基础;二是坚持政府主导,增强社会合力;三是坚持精准扶贫,提高扶贫成效;四是坚持保护生态,实现绿色发展;五是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六是坚持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

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政府宣布贵州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实现脱贫摘帽,这也标志着国务院扶贫办确定的全国82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已经完成。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这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述六项基本原则的结果。


运用政治生活政府的有关知识,针对其中的第二、第四、第五、第六四项原则,分别阐述坚持这四项原则的理由。
2021-04-12更新 | 12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引水灌溉,八十年代水质变坏,九十年代鱼虾绝代,到了今天,癌症灾害。”民间顺口溜形象地反映出当前农村环境污染的尴尬与危机。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水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农民的粮袋子应关注,水缸子也应关注。
结合材料,运用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为什么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
2018-04-16更新 | 121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