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6 题号:5900518
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已成为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普遍接受的国际关系准则。世界各国,无论强弱,无论大小,都应在尊重各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合作伙伴关系。应当提倡不同文化间的和谐共处、取长补短,提倡各种文明相互间共处而不是冲突,对话而不是对抗,交流而不是封闭,兼容而不是排斥,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当今世界大多数国家为什么普遍接受尊重和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1】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然而,种族主义色彩浓厚的“文明冲突论”却沉渣泛起,甚嚣尘上,这种基于种族主义和文明优越感,无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潮流,以“文明冲突”定性国际竞争的霸权主义思维和逻辑,令国际社会惊诧。遍览人类文明成果:建筑、节日、文艺、科技、思想、医药、语言、风俗、影视……等无一不是在交流互鉴中发展壮大的。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有着深厚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保持着吸收人类文明优质营养的胸襟。从张骞出使西域、到唐使“西游”天竺、再到郑和七下西洋,传播的都是和平与文明,中华文明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天文历法、哲学思想、民本理念等在世界上影响深远,推动了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从历史上的佛教东传,到近代以来的“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华文明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中华文明作为五千年来唯一没有中断的人类文明,以其文明发展的史实雄辩的证明了: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知识,对“文明冲突”的错误言论加以驳斥。
(2)请列举两条当代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典型案例。
2019-10-09更新 | 103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又是一年圣诞节,如果以1916年上海申报首次刊登圣诞节广告起算,2015年的12月25日是中国舆论界为耶稣庆祝的第99个生日。圣诞节这是一个很有争议性的话题,几年来此话题颇多,有的人认为应该过,而且要用我们自己的方式过圣诞,为自己放松找一个借口,让圣诞节融入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或者是一种寻找快乐的方式吧,而有的人认为不应过,自己又不是西方人,中国有自己的节日,为什么非要过西方的节日呢7每个国家都有它自己的习俗,这样才有一个国家的特色。弄不懂为什么有些人任何东西都要学老外?难道外国的月亮就格外圆吗?
你是赞成还是反对中国人过圣诞节?请用文化生活知识阐明理由。
2016-12-13更新 | 171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就如何加强“一带一路”建设,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建议,夯实丝路认知,主动组织“一带一路”上的丝绸文化遗产调查,掌握丝绸文化遗产资源;用文物、图像、文献实证的丝绸史实构划一副权威的丝绸之路,夯实丝绸之路中丝绸的话语权。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上述“建议”的依据。
2017-10-16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