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政治与法治 > 为人民服务的政府 >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 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 > 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
题型: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96 题号:5937320
2015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高层讲话中的高频词。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11次会议和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两次强调,要“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与“需求侧”相对应。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三驾马车决定短期经济增率。而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四大要素在充分配置条件下所实现的增长率即中长期潜在经济增长率。
材料一供给侧改革要求政府自身也要所作为,制度性交易成本太高,腐败状况存在,管制太多,在一定程度上都影响到供给成本,致使创业型企业的存活率低。
注:制度性交易成本又称体制性成本,主要是指企业因遵循政府制定的各种制度、规章、政策而需要付出的成本。
材料二以前听到经济发展,第一反应就是扩大内需,刺激增长,现在需要换一种新思路、新方法——“供给侧改革”,这一新概念的提出说明我们现在看不单单是需求问题,还有供给不合理的问题,攻破供给方面存在的重点问题,会使供给体系得到比较好的改善。
材料三目前我国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由于科技投入不足和研发成本较高,中低端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不足;传统能过剩,尤其是国有企业未来将是去产能化的主要承担者,研发和生产脱钩,创新成果工业转化率不高等。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在供给侧改革中应如何作为。
(2)请你分析材料二中蕴含的辩证法智慧。
(3)请你以小经济学家的身份,为政府解决材料三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从2015年全国人大授权试点先行,到2017年正式立法全面推开,再到如今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检察公益诉讼作为一项新的制度,是“公益之诉、督促之诉、 协同之诉”,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彰显了中国特色公益诉讼制度的生命张力。

聚焦重点
维护公共利益
直面痛点
强化专项监督
畅通堵点
促进多方协作
守护美好生活是检察公益诉讼重要的价值导向。生态环境资源、食品药品安全,离百姓生活最近,是检察公益诉讼关注的重点领域。2021 年1月至11月,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生态环境资源领域公益诉讼案件79087件,同比上升2.52%;立案食品药品安全公益诉讼案件26263件,同比上升5.36%。长期以来,某市无障碍设施建设存在主体责任缺失、行政监管不到位等问题。2020年,该地检察院对此开展了公益诉讼专项监督,向市港航局发出诉前检察建议。收到检察建议后,市港航局立即督促相关单位整改,同时启动对全市客运码头、船舶停靠点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项排查。某水域涉及4省 34县(市),因行政区划不同引发生态环境治理标准不统一,行动不一致,导致生态环境受损。最高检成立专案组,督促相关责任主体合力治理流域污染。此项工作得到了生态环境部、自然资源部等五个部委的积极配合,解决了跨区划环境治理难题。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检察公益诉讼是“公益之诉、督促之诉、协同之诉”。
2022-05-11更新 | 16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近年来,武汉、成都、西安、南京等2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人才新政,“送钱”“送户口”“租房补贴”“免租金办公”等大招接连放出。2018年5月13日,为推动海南自贸试验区和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海南省正式发布《百万人才进海南行动计划》,提出到2020年吸引各类人才20万左右,到2025年,实现“百万人才进海南”目标。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海南发展才有“底气”。比在激烈的人才争夺战中不落下风更重要的是为人才的培养、成长、使用,创造更为宽松和适宜的环境,改变重引进、轻服务的传统思维。要留住人才,除了户口、住房等硬件条件,还应在“软环境”方面下功夫,创造良好的就业条件,提高政府的开放程度,尊重市场规则,让人才能够在城市扎根。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说政府应如何优化吸引人才的环境。
2019-05-22更新 | 14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营商环境是指对市场主体的生产、经营产生影响的各种条件和状况的总和。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提高竞争力。我国营商环境在全球仍处在中等水平,有些地方存在部分好的法律和政策落实不到位、信息公开不到位、执法检查不规范、信用承诺不兑现等现象,一些地方推行电子证照、电子印章、电子签名、电子档案等电子政务时由于法规不健全,造成认定使用难、跨地区办理难。

法治是影响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建成法治政府是实现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会议上指出,要按照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的要求,抓紧清理修改一切不符合新发展理念、不利于高质量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人民群众期盼的法律法规。各级政府部门要主动与人大及司法机构沟通衔接,配合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并结合材料,阐述建设法治政府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义。
2020-02-06更新 | 150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