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 中华文化与中国民族精神的关系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64 题号:6007337
我国国家领导人强调,不数既往,不能知将来;不求远因,不能明近果。以溯民族精神之源流、辟与时俱进之路径,用民族精神为中国梦“塑心”“聚能”。这一观点是基于
①中华民族精神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共同价值追求
②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
④中华民族精神贯穿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全过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表现在(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与中华文化同步产生的 
②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国人民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2020-06-20更新 | 65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我们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优良品格;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广阔胸襟;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勇者担当: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坚毅韧性:有“论必做,做必成”的务实品行:还有“大道乙行也,天下为公”的伟大志向。有学者认为,我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体现了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下列可以说明这一观点的有(     
①崇尚“和而不同”的中华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精神之中
②“以和为贵”的和谐文化培育了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的民族秉性
③中华文化崇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④“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民族注重吸收外来文化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2-06-14更新 | 11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2017年“感动中国”人物——“长春一汽”李万君的颁奖辞:你是兄弟,是老师,是院士,是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表里如一,坚固耐压,鬼斧神工,在平凡中非凡,在尽头处超越,这是你的人生,也是你的杰作。这就是“工匠精神”,我们应让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识,使其成为中国制造的内在支撑。工匠精神()
①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要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加以传承
②是与时俱进的,要不断注入时代精神进行丰富发展
③应得以弘扬,是不断增强我国产品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其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文化的力量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2017-08-07更新 | 207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