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 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31 题号:604869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08年,国务院出台规定,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袋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
近期,媒体调查发现,已施行九年的“限塑夸“效果堪忧;免费塑料袋仍在农贸市场大量使用,新兴的外卖行业使用的超薄塑料袋更是一个是天文数字,快递业也是消耗塑料袋的“大户”;大型超市虽然能较好地执行塑料袋收费政策,但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对塑料袋的价格并不敏感。可降解塑料袋因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质量存在瑕疵,推广困难。
对此,有学者认为,实现绿色发展,不但需要减量使用塑料袋,更要提升其“绿色含量”。
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导致“限朔令”实行效果堪忧的原因,并为减少塑料袋污染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资本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和劳动、土地、技术、数据等共同作用,为我国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资本在我国不断积聚起巨大能量,平台垄断、资本无序扩张等现象逐渐滋生。资本无序扩张与垄断紧密相连,当垄断红利大于创新红利时,创新的活力与动力就将衰竭。当“一家独大”成为市场常态,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便成为空谈。资本无序扩张加剧了中国经济脱实向虚状态,使社会资本流向虚拟经济和互联网经济,实体经济的生存越来越困难。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资本的特性和行为规律,为资本设置“红绿灯”,依法加强对资本的有效监管,防止资本野蛮生长。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加强和创新监管,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维护公平竞争。


有人说: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释放出了我国将遏制资本发展的信号。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该观点进行批驳。
2022-05-20更新 | 77次组卷
主观题-辨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针对平台经济领域资本无序扩张,相关部门积极采取行动,及时出台有关政策文件。

2021年2月《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提出要着力预防和制止平台经济领域的垄断,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发布《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行为》,防止资本无序扩张。
2021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正草案)》,其中第10条第2款明确提出“经营者不得滥用数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修算法、技术、资本优势以及平台规则等排除、限制竞争。”
2022年1月《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严格依法查处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中央网信办等九部门发布关于平台经济领域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和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行为。

(1)有人认为,平台经济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国家的重磅治理。运用《经济与社会》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材料二   某市个体户姬某经营一家居生活馆。2020年6月,郭某因准备装修新房与姬某微信洽谈后,参加了该家居馆组织的端午节促销活动并通过微信转账形式向姬某支付定金 2000元。家居馆向郭某开具一份"今收到郭某交来定金 2000元抵5000元"的收据。之后,郭某因购物定金充抵方式与家居馆发生纠纷。于是,2020年底,郭某先后两次在其抖音分别发布题为"对对对,请警惕这家店!""请牢记这家黑店"的视频。

后家居馆将郭某诉诸法院。2021年10月,当地人民法院一审判令郭某于判决生效之日起三日内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以其账户发布道歉声明;向家居馆公开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保留时间不少于 33天,并赔偿家居馆经济损失5万元。郭某不服,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据此,有人认为∶与商家在发生纠纷,消费者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对所购买商品或服务进行评价以消费维权。也有人认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只能通过诉讼来解决纠纷。结合材料二,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对上述观点加以评析。
2022-05-23更新 | 646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3】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性扩散引发世界经济大幅减速,加快推动技术创新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构成促进宏观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业态,可能成为引领新技术革命的风口,世界主要国家正在加速布局。

相比传统业态,新业态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对经济增长影响越来越大,成为可能爆发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然而,新事物往往伴随着巨大不确定性,企业不知道新业态会如何演变,社会无法预知新业态会产生什么影响,监管部门较难跟上新业态创新的步伐。在此背景下,不合时宜的监管措施可能扼杀新业态潜在的创新力,制约新业态的健康发展,但缺乏监管又可能导致新业态突破边界,触及公众利益或者诱发经济社会风险的底线,新业态呼唤新的监管模式。《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提出健全对新业态的包容审慎监管制度,强调为新业态发展创造宽松的创新环境,审慎监管保障了新业态不会突破底线。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释对新业态实行包容审慎监管的理解。
2021-08-08更新 | 106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