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探究世界的本质 > 世界的物质性 > 意识的本质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113 题号:6105475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材料一     为何拖着小履带的瓦力让人心生萌意,《人工智能》的机器孩子大卫却能唤起观众由衷的同情和感触?当机器人化身《西部世界》的主角时,就引起了人类的恐惧和反思?日本机器人专家森政弘,曾于1970年提出“恐怖谷”理论,当机器人与人类在外表和动作上逐渐接近时,人类对其正面情感会逐步攀升,但当它与人类相似超过一定程度,比如图%时,这份情感会骤然下降。他的理论依据是对于那些不够“拟人”的机器人,人类会自然而然将它们当作“机器”对待,但当它们展现出大量逼真的人类特征时,我们的潜意识会将它们视作人类的一员,于是那些非人类特征就变得格外显眼,令我们产生怪异、可怕的感觉。
许多视觉艺术家在创作时都会参考“恐怖谷”理论,或谨慎避免,或巧妙利用。著名的皮克斯公司深谙这一原理,动画师制作《怪物公司》的人类小女孩,故意加上许多卡通元素,使其偏离“像人”的轨道,出落得伶俐可爱;而对于《玩具总动员3》的“巨大”婴儿,他们就赋予其酷似真人的种种面部特征,使得婴儿现身俯视众玩具的场景犹如哥斯拉降临城市般恐怖感十足。动画片角色若要从外貌上逼近真人,非得像《丁丁历险记》一样采取动作捕捉,才不至于坠入“恐怖谷”;否则如《最终幻想》,即使技术已经达标,也仍需保留动画角色的那份虚拟感。
(1)依据材料一,概括“机器人与人的相似度”和“人类对机器人的好感度”之间的关系。
(2)运用“意识的作用”的知识,说明动画公司应如何利用“恐怖谷”理论制作动画,吸引观众。
材料二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创新是根植于我们民族精神的固有气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鼓励人民群众的不断创新,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3)依据材料二,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为什么要使创新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四泉,家中一切安好,匆念。这个月生活费已经邮出,细末(节约)点用,要发愤学习,切莫贪玩。”这是1982年,湖南一个在县城读书的中学生收到的家书。
没有华美的舞台,没有绚丽的灯光,只是一尺方桌、一位读者、几封书信,却如涓涓山泉,沁人心脾,引发共鸣的,何止是《见字如面》,同样被誉为“综艺清流”的《中国诗词大会》和《朗读者》,也以高而不冷的文化格调、温暖厚重的人文情怀,接连赢得超高口碑。典雅文化与大众娱乐的碰撞,不仅让观众得以在屏幕上邂逅诗和远方,更是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集体回望。
结合材料,运用“把握思维奥妙”的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几档文化综艺节目能“引发人们对传统文化集体回望”的认识。
2017-11-15更新 | 198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我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中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总和生育率即平均每对夫妇生育的子女数),国际上通常认为总和生育率1.5左右是“高度敏感警戒线”,如持续低于该水平,就有跌入“低生育率陷阱”的可能。

根据《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2030年中国总和生育率预期目标为1.8,这与当前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为此,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口问题,根据我国人口变化发展的形势采取了稳步推进的策略,适度放开生育政策。我国调整生育政策是主动适应时代变化的一次正确举措,有利于改善我国的人口结构,积极应对老龄化过快态势,它适时的把握了人口发展的规律和趋势。实施“三孩”政策及配套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探究世界本质的知识说明实施“三孩政策”的哲学依据。
2022-12-05更新 | 279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推荐3】2017年是中国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之年。无论是《政府工作报告》还是10月的十九大报告,都将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发展内容明确提出,这意味着人工智能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随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等一系列政策规划的推出更是让人工智能的发展有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我国人工智能技术攻关和产业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在国家多项政策和科研基金的支持与鼓励下,近年来发展势头迅猛。我国在语音识别、视觉识别、机器翻译、中文信息处理等技术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人工智能相关发明专利授权量已居世界第二。尽管我国在一些人工智能关键技术尤其是核心算法方面与发达国家水平相当,但我国人工智能整体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在高精尖零部件、技术工业、工业设计、大型智能系统、大规模应用系统以及基础平台等方面。专家们还指出,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还面临着体制机制、创新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挑战。如今,中国人工智能领域正在顶层设计与实践落实两个方面努力发展,抓住机遇,蓄势待发,开启新一轮的冲刺。
(1)结合材料,运用辩证法发展观的有关知识分析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景。
(2)有人认为:“人工智能将最终战胜人类智慧”。请从意识的本质和作用角度,说明该观点是否正确。
2018-07-11更新 | 26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