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经济体制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 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我国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4 引用次数:307 题号:6132846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71018日至1024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向大会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某校高二(1)班同学积极参与学习十九大报告,邀你参与其中。

材料一 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到“四个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制度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进步的根本保障。这四个自信如车之四轮,共同支撑起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底气、敢于排解万难的豪气和勇气。

材料二 在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五年来我国各方面发展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是:创新能力不够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结合我国的相关制度,指出中华民族完全具备傲立于世的底气的缘由。
(2)运用公民的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在国家安全建设中,公民应如何作为?
(3)结合材料,运用围绕主题抓住主线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7-18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查看更多[2]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我国,民营经济是指除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外商独资及其控股企业外的各种经济形式,其中,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民营经济的绝大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国经济发展能够创造中国奇迹,民营经济功不可没!

材料一截至2017年底我国民营经济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材料二“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有的人发表了一些否定、怀疑民营经济的言论。比如,有的人提出所谓‘民营经济离场论’,说民营经济已经完成使命,要退出历史舞台:有的人提出所谓‘新公私合营论’,把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曲解为新一轮‘公私合营’。


结合材料和相关经济知识,谈谈你对“民营经济离场论”和“新公私合营论”的认识。
2019-04-26更新 | 213次组卷
主观题-图表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习近平指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

材料一   2018―2021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

项目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9192819865151013567114367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39251423594383447412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14617160211713118931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2.692.642.562.50

(注: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值是衡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

材料二   202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正式施行。该法内容包括:支持特色农业、乡村手工业、红色旅游等乡村产业的发展;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涉农企业等以多种方式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民共享全产业链增值收益;挖掘优秀农业文化深厚内涵,鼓励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民群众性文化体育,积极推动智慧广电乡村建设,活跃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整体筹划城镇和乡村发展,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优化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布局。

2021年12月25日至26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扎实有序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1)概括材料一中的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对我国促进乡村振兴的意义。
2022-07-08更新 | 10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6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得益于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鼓励企业、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社会团体等在国家航天政策指导下,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航天活动;鼓励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航天投资体系,保持航天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完善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和鼓励创新创造的分配激励机制;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究相结合的新体系,开启我国航天新时代。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谈谈应如何推动航天技术创新,开启航天新时代?
2017-02-08更新 | 18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