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 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 > 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 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55 题号:6147661
方言是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基本载体和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一个特定族群情感认同的精神纽带。但随着我国普通话的大力推广和“外语热’’的兴起,原本丰富多彩的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这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论。“方言文化正在加速流失”现象告诉我们
①方言文化与其他文化日益融台是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方言文化不能真正担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历史责任
③方言属于一种地域文化,流失具有必然性
④文化应是多样的,必须大力发展方言文化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1】中国与非洲国家文化交往历史悠久,在中非文化交流的字典中,没有“排斥”“歧视”“居高临下”这一类词汇,因为我们是平等相待的朋友,是彼此尊重的兄弟。这体现了(       
A.价值观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B.文化多样性表征文化存在的丰富程度
C.要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D.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2021-01-19更新 | 5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2】2019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讲话指出,敦煌作为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中华文明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的广阔胸襟,不断吸收借鉴域外优秀文明成果,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敦煌文化和丝路精神。由此可见(       
①中华文化得到了国际社会普遍认同
②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
③敦煌文化是各种文明长期交流融汇的结晶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根本动力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0-10-14更新 | 93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 (0.65)
【推荐3】2018年9月23日,我国迎来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举办了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活动。国家设立丰收节的文化意义在于(       
①满足农民文化生活需求,提升农民获得感
②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相融合,体现时代特色
③发挥假日经济拉动效应,助力乡村振兴战略
④传递尊农重农价值取向,传承中华农耕文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9-10-10更新 | 72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