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97 题号:63112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农产品进口大国。一方面我国粮食产量不断增长。2003-2015年,我国粮食产量从43070万吨增至62144万吨,增长44.3%,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其中,小麦、花生、茶叶、棉花,烟草,油菜,柑桔等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粮食进口量也在不断增长。粮食进口量从2003年的2283万吨增至2015年的12477万吨,增长446.5%。由此导致许多本土农产品卖不出去,库存量不断增长。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指出,从现在到二0二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要按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要求,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战略,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1)材料一反映出我国农业供给存在什么突出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我国农民应如何应对?
(2)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运用整体和部分的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加以阐述。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闽西,是一块英雄浴血、彪炳史册的红色圣地。循着革命先辈前行的足迹,翻开中国革命史,闽西留下了厚重而壮丽的篇章。近年来,龙岩市充分利用闽西红色文化资源,努力打造闽西红色文化品牌。

材料一   龙岩市立足当地红色文化资源的现状,制定科学发展规划,对革命遗址、纪念地的分布特点分门别类地确定保护办法;加强理论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把红色文化研究工作纳入全市社科理论研究的重点内容,努力讲好红色故事,创作红色理论和文化精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平台,发挥电视、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建设红色文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和VR、AR体验系列产品,并创作一批优秀影视剧,增强红色文化影响力;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着力打造以古田会议旧址群为龙头的“百里红色朝圣之旅”,将各县区的红色景点列入全国红色经典旅游景区。目前,在闽西广大干部群众的努力下,闽西宝贵红色资源日益彰显出新的时代活力。

材料二   近年来,永定区金砂乡依托红色文化资源,着力打造“红色小镇”,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红色小镇”建设以来,金砂乡深度挖掘红色标语、文献资料、革命实物、英雄人物等红色载体蕴含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鲜明价值,让红色文化焕发活力,走进基层群众心里,提高广大村民的“精气神”,也吸引了各级单位团体前来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同时,金砂村民积极打造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红色文化体验基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农民增收。


(1)结合材料一,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分析龙岩市打造闽西红色文化品牌的举措蕴含的哲学道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金砂乡是如何发挥红色基因的作用,助推乡村振兴发展的。
(3)为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龙岩市文化旅游部门拟通过某网络直播平台举办红色旅游云推介活动。龙岩红色文化蕴含丰富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价值,请你自选角度,撰写一份推介发言稿。
要求:①使用思想政治学科术语;②主题鲜明,观点正确;③不少于150字。
2021-03-11更新 | 254次组卷
主观题-开放性试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长三角一体化为这片沃土注入强劲发展动力。区域内快速便捷的城际轻轨和高铁项目加紧建设,产业对接、资源共享、机制融通等都有序走入现实,江苏还提出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过去,河道是按照行政区划管理,分界线附近成为管理死角。随着绿色发展一体化的推进,“三省一市”创新性提出“联合河长制”,通过开展交界水面联防联控、联合巡河、交界河湖统一管理等方式,提升河湖管护成效。

“三省一市”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弘扬红船精神,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打造江南文化等区域特色文化旅游品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培育一批文化龙头企业。推动美术馆、博物馆、图书馆和群众文化场馆区域联动共享,实现城市公共文化服务一网通。加强重点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联合开展考古研究和文化遗产保护。


(1)有人认为:“长三角一体化有力推动区域内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说明。
(2)结合材料并运用联系观的知识,分析“三省一市”是如何加强河湖科学治理,推进绿色发展一体化的。
(3)请你以“打造文化发展高地”为主题给我国政府写一份建议书。
2021-08-17更新 | 70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功成不必在我,亦可为功不必在我,是指功绩、事情、事业的成功,没有必要看我一个人。可以理解这件事不是非我不可,也可以理解为一件事情的成功的必然因素不在于我,体现了一种宽广大度和高尚情怀。习近平在谈到新农村建设时说,“功成不必在我”,并不是消极、怠政、不作为,而是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既要做让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得实惠的实事,也要作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利长远的好事,既要做显功,也要做潜功。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功成不必在我”的合理性。
2019-05-22更新 | 114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