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哲学与文化 >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 把握世界的规律 >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 矛盾的特殊性
题型:单选题-单题 难度:0.85 引用次数:1182 题号:633229
歌德的一首小诗:“少年,我爱你的美貌;壮年,我爱你的言谈;老年,我爱你的德行。”这首诗蕴涵的哲理是
A.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B.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  
C.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统一的D.事物矛盾的两个方面各有特点
2008高二·全国·专题练习 查看更多[39]

相似题推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1】因地制宜,才能扬长避短。我国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发展的基础不尽相同,推进乡村振兴必然要求立足实际、科学规划产业定位,宜鱼则鱼、宜虾则虾,宜果则果、宜瓜则瓜,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不能大呼隆、眉毛胡子一把抓。从唯物辩证法看,这里强调的是(     
①实事求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矛盾的关键
③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
④在矛盾普遍性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3-28更新 | 397次组卷
单选题-题组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2】1956年,科学家首次提出“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经过几年的发展,人工智能局部智能水平上超越人类,但人脑是一个集知情意于一体的通用智能系统。几乎能对所有可感知信息做出直接而综合的反应。因此,真正意义上完备的人工智能应是一个通用的智能系统。目前,人工智能处于从“不能用"到可用阶段,但距很好用还有诸多瓶颈。人工智能正在向“通用人工智能”及有利于整个“人类友好人工智能”的目标前进。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1.关于人工智能说法正确的是(     
①“通用人工智能”是人脑系统的延伸和拓展
②用机器模拟人工智能发挥了意识创造人为事物联系的功能
③意识具有目的性,能根据因果规律准确预知人工智能未来发展
④“友好人工智能”是否实现取决于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人工智能经历从“不可用”到“可以用”到“很好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说明意识的反复性决定了实践的曲折性
B.体现了认识与实践之间的矛盾关系的彻底消解
C.说明人工智能的发展是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
D.说明事物的发展是由质变到量变,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
3.2023年8月15日,我国首个针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的规范性政策《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正式施行。这次采取的是一种具有前瞻性和快速回应的立法态度,就是希望能够“先装刹车再上路”,避免企业和技术的发展带来不可控的风险,促进技术和产业奔跑得更稳健。同时提出要根据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①《办法》通过对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划定底线来促进其规范、稳健发展
②我国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可能带来的风险出发快速立法
③“前瞻”二字说明这里的主观认识没有做到与客观实际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④“从自身产业特点出发实行分级分类监管”体现了矛盾具有普遍性的特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10-12更新 | 68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 (0.85)
名校
【推荐3】手机、互联网等各种现代化通讯传播手段在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新的困扰,如“信息焦虑症”。上述材料表明
A.事物是一分为二的
B.矛盾具有必然性
C.矛盾具有特殊性
D.事物的性质是不确定的
2017-09-05更新 | 119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