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高中政治综合库 > 经济与社会 > 生产、劳动与经营 > 发展生产 满足消费 >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
题型: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难度:0.65 引用次数:280 题号:6333638

L村曾是远近闻名的落后村。2011年,该村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支点,加强村基础设施改造,一扫脏乱差的景象;2014年,推行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因地制宜打造蔬菜、果园等18个各具特色的家庭农场;2017年,引进专业旅游公司负责经营,形成“公司+村+农场”的经营模式,推进乡村旅游。村民收入不断提升,有流转土地的租金收入,有入股旅游公司的分红收入……至此,L村走上了“乡村振兴”之路,成为了集生产、生活和生态功能于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区,不断满足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土地流转给村民带来的收入属于哪一种分配方式。
(2)运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知识,分析L村是如何走上“乡村振兴”之路的。

相似题推荐

主观题-图表题 | 适中 (0.65)
【推荐1】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账单”
项目
2015年计划
2015年底完成情况
城镇新增就业
1000万人
1312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4.05%
居民收入增长
与经济发展同步
8.9%
保障性安居工程
740万套
783万套
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
70元/月/人
117元/月/人
城乡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380元/人/年
城镇446元/人/年
新农合390元/人/年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分析说明政府是怎样完成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账单”的。
2016-12-13更新 | 127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推荐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与全国GDP增速对比

年份

少数民族五省区GDP增速(%)

全国GDP增速(%)

1953

14.4

23.7

1978

14.3

20.2

1999

7.6

8.8

2008

12.9

11.7

注:2008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GDP为30626亿元,比1952年的57.9亿元增长了92.5倍;2008年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经济总量的10.2%,比1952年提高1.7%。

材料二:2009年7月6日,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主席发表电视讲话指出,稳定是福,动乱是祸。凡是民族团结搞得好的时期,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就快,各族人民得到的实惠就多;凡是民族团结遭到破坏的时期,就会导致社会动荡,发展停滞,各族人民遭殃。因此,各民族包括新疆各族人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的团结与稳定,各民族大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是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2100多万各族群众在内的中华民族的利益所在。

(1)揭示材料一显示的经济信息。
(2)分析材料二是怎样体现联系的观点的。
2016-11-18更新 | 482次组卷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 (0.65)
名校

【推荐3】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以往靠投资、消费和出口“三驾马车”拉动需求带动经济发展的方式属于需求侧管理。目前,中国的供给体系无法更好造应需求结构的变化,如:中国生产的电饭煲、马桶盖等相关产品产量较大,但中国人却不吝重金到海外购买日本品牌。为什么中国人不买国产贷而热裒洋货呢?因为多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大多以价格取胜,定位聚焦于中低端,不能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要求。现在我国民众对中高端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加大,中低端产品供过于求,导致供给端和需求端开始出现一些结构性的矛盾。消费者要什么我们就产什么,确实起到过很好的效果。可是,光跟在需求后面走,会陷入被动,还会被外国抢占了先机。市场不仅可以寻找,而且还能创造。我国应该通过供给侧的改革,使中国的供给结构与消费结构能够更加匹配,通过劳动力、创新等要意促进产业转型产品升级,向供给侧发力,促进经济平稳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说明供给侧改革的依据。
2018-07-19更新 | 175次组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